孔侑瞧她一眼,最近赵己基本不会多粘着他,她好像对两人的感情也只是先看一步走一步。但她这么不粘着,若即若离的态度,让孔侑分神几秒。
他把自己的情绪压了压,然后看着她,“我想拍这个,改成电影。”
前面的路况又因为下雪堵住了,车开了没多久后,又停在了路上,即便前面的车磨叽磨叽的,后面的车也没有按喇叭,只有实在受不了的才探头看了看,一脸无语的表情,但目前也没有人按喇叭。
停住的车,路边喊着口号的队伍。
赵己也往外看了一眼,孔侑的手搭在方向盘上,一双修长有力的手,像他的主人一样天生带不一样的韧劲。
她其实好像应该是要说点什么的。但这种话评判性太强了,她犹豫了几秒,觉得或者两人的关系似乎也没近似到她能随意说出来她的想法。
“像拍摄熔炉?你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改编的小说?”赵己抿了抿唇,还是说了一句。
“内。”
“那你要找人改编剧本了,基本剧本的准备也需要蛮多时间,而且需要有人投资。”赵己有意跟他说说话,不自觉替他分析其中的内容。
“而且你拍摄熔炉的时候,是你自己跑的投资,自己拉的拍摄团队。这部电影真的很大的影响,在我们那边评分也很好。”
“你如果觉得真的不错,就去做吧。”
她看着孔侑,说话的时候和车外的口号重合在一起,一方赞同一方反对,艺术创作的多样性似乎就很清楚的展示出人类的两极性。
怎么说?
就很真实。
“其实,他们说的东西也是他们的一种想法。”孔侑一副赞同样,靠在驾驶座上,一把低沉的声音在这一刻好像有些割裂,他看了眼窗外走过的队伍,在看着赵己,“但是艺术创作本来就是需要把真实的事情展示出来。”
“你知道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在当时引起的舆论对吧?”赵己忍不住补充起来,其实这本书基本每位亚洲女性都可以代入。
整个亚洲都避不开的重男轻女、职场潜规则、育儿困境…每个话题点都踩在女性的生存要害,说是在看自传也没什么问题。
“其实这个社会,大家都在鼓励母亲、赞扬母亲,却很少有人看到并理解女性的孤独和倦怠。家庭内部的压力,社会的压力本不该由她们独自背负。”(2)
赵己看着他,忽然也是想起了两人在济州岛,孔侑看了这本书几章就提出要借走这本书,他当时可能就想跟她说这些,只是他还并没有完全看完书,只是偶尔跟她说几句这个事情。
“你做好决定,就去做吧,你对自己是演员的这个定位有很好的认知,从你拍《熔炉》我就知道你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拍出作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既然你有自己的想法,你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过了一点,她就伸过手来把拍了拍他的肩膀。(3)
可能孔侑早就做了准备,他只是想说出来,想为艺术的可能性做选择,想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什么。
那天她看着孔侑跟她说了这些,好像很多事情他都说了出来又好像没有说出来,但那一刻赵己感觉,他们至少在艺术创作方向是同频的。
那天两人聊了挺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