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你一言,我一句,很快就商定好下一步计划。
次日,斥候飞速来报,断龙河附近,出现一支北莽人的队伍,目测有近万人。
张峻找秦虎商议,说道:“这帮兵马,很可能是萧拓派来支援萧赤里的,算盘打得可谓精明,可惜他们晚来一步,阳凤关战局已定。”
秦虎想了想,说道:“我送他们一道大礼,让他们知难而退。”
秦虎下令收敛萧赤里尸首,擦拭干净,又用木板钉成一具简易棺材,将尸身摆放其中,放置在一辆马车上。
张峻领着八名骑兵,擎着大旗,大旗上书几字:“阳凤关,张。”赶着马车,亲自出城前往。
北莽大军见到这支小队人马,大为迟疑。
半晌,一名将领带着六名亲兵,举着一面大旗,上书:“皇帝陛下亲兵”,远远来迎。
北莽将领驰马上前,略略施礼,说道:“本人乃北莽皇帝陛下亲兵大将朵儿颜,阁下怎么称呼?”
张峻道:“阳凤关守将张峻。”
朵儿颜道:“张将军不知有何见教?”
张峻道:“萧赤里三万精兵全军覆灭,阳凤关稳如泰山,你可以回去覆命了。”
朵儿颜大惊道:“张将军何故诳我?”
张峻道:“你不相信,可以打听。我三万大军正严阵以待,你们只要前进一步,管教你有去无回。”
朵儿颜惊疑不定,低头思索。
张峻道:“这里有长生军少帅萧赤里的尸身,验明无误,我军无心作践,就交到你手里,带回去好好安置吧。”
朵儿颜躬身行礼,说道:“将军义薄云天,在下感激不尽。”
朵儿颜收了萧赤里尸体,暗暗心惊,哪里还敢引军前进?急急收队班师不提。
在阳凤关决战之前,天朝皇帝终于下定决心,御驾亲征。御敌于大荷北岸。
而皇帝出行出巡,一般用大礼仪,隆重而繁琐。
皇帝的“大驾卤簿”,主要由最前面导驾的队伍、随后引驾的队伍、前后军队护卫、前后鼓吹乐队、以及皇帝车驾等组成。
人马浩荡,人多时达一两万人,人少时也有数千之众。
皇帝从京城出发,京城府的府尹、通判、太常卿、司徒、御史大夫、兵部尚书居前,谓之为“六引”。
然后是十二面“大纛”,即大旗,每面大旗都有数人托持。
大旗之后是负责开路巡视的御林军,御林军甲胄整齐,持弓弩和槊矛。紧随其后的是旗队。有朱雀旗、龙旗、风伯雨师旗、雷公电母旗、北斗旗、金木水火土星旗各类。
旗队后则是车队,其中有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皮轩车等等。
每辆车均由三四匹马牵引,上有驾士若干名。
上述种种,仅仅是最前方的导驾仪仗。
第二个队伍是引驾仪仗。
引驾仪仗不同于导驾仪仗,主要以鼓吹乐队为主,陪同皇帝出行的文武官员也在其中。
引驾仪仗的前方是由十二排分别手执长刀、弓箭,的骑兵组成的卫队,谓之“引驾十二重”,必须在御林军中选取最彪悍强壮的兵士,坐骑则是清一色的高头大马。
尾随其后的是一支庞大的鼓吹乐队,乐队前有鼓吹令负责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