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意意叉着腰,嘟着嘴,说道:“我总算明白啦,秦虎和你们几个,最擅长装疯卖傻,扮猪吃老虎,拿我当小孩子哄骗。”
丘十一哭笑不得,头都大了,只好装作没听见。
进入京东路地界,丘十一更加熟门熟路。
去年他和秦虎护送林枫晚回京,沿途出生入死,惊险重重,还恍如昨日。
他依照之前的路线,有时走大道,过城镇,有时走小道,翻山越岭,避开一些山贼草寇的营寨,同时又可以缩短行程,加快速度。
京东路盗贼众多,有些是吃了官司,不得不落草。
有的为了躲避沉重的赋税差役。
有的则是走投无路生计无存,也不见得都是恶人。
丘十一、高意意路上遇见过一伙剪径打劫的山贼,为首的骑一匹瘦马,手下的喽啰衣衫破烂,面有菜色,拿的都是上不得台面的破烂兵器,甚至还有锄头柴刀。一看就是一帮被迫落草的农夫。
两人仗着马快,一冲而过,不忍出手杀伤。
那帮人在后面紧追不舍,高意意用枪,挑了树上一个马蜂窝,远远抛到后头,那帮人被马蜂蜇得抱头鼠窜,不再追来。两人这才脱身。
一路走来,多见民间疾苦,世事百态,对于自小生长于江南富庶之地,花花世界里的高大小姐,可谓新鲜而震撼。
外面的世界,果真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
这日经过一个村庄,见村民呼朋引类,扶老携幼,争相出门,好像赶集一样热闹。
两人大奇,便拉住一名粗壮汉子问道:“大叔,你们这是往哪里去啊?”
那汉子说道:“啊呀,你们外地人不知道,宝华寺的高僧作法显神通,俺们都要去感谢佛祖,感谢菩萨,求菩萨保佑来年丰收。”
两人只听说道士登坛斋醮作法,从未听过和尚作法,都觉得新鲜,高意意又是个好事的,于是与村民同去。
村边田地,靠着山脚有一处林子,等丘十一、高意意牵着马来到,那里已经聚集了百几名青壮村民、妇孺老少,或站或坐,围成一大圈,虔诚地看着中间。
人圈内有一颗老树,枝干粗大,树叶稀少,打横伸出的一条树杈上,稳稳坐着一名身穿直裰僧衣的和尚,正在闭目入定。
那树杈不过小臂粗细,一个小童尚且承受不住,但那和尚稳如泰山,纹丝不动。
微风拂来,枝叶轻摇,那和尚僧衣衣褶犹如铁铸,不见半点波动。
高意意低声道:“那和尚好强的内力修为。”
丘十一也看出来了,和尚的内力温润醇厚,如金刚法力护住全身,不受外界干扰,任你风吹雨打,地动山摇,我自岿然不动。
那和尚双手合十,长眉低垂,宝相庄严,口中轻轻开合,似在诵经,但一点声音却没有发出。
不久,几只小雀扑棱棱飞来,停在附近枝头,小脑袋一点一点上下摆动,好像凡人听到佛法精妙之处,不住地惊喜赞叹。
鸟儿不断地飞来,围在和尚四周。
有小鸟,有大鸟,有灰色的,黑色的,白色的,羽毛鲜艳的,摆出一副百鸟朝凰的架势,停在四面树上,听和尚诵经。
众村民看到这般奇景,以为佛祖显灵,纷纷拜服在地,不停地叩头。
未几,和尚双臂一伸,张开双目,说道:“佛法无边,参悟多少,看你们的造化啦。”
群鸟听到他开口说话,呼啦啦扬起双翅,一哄而散。
高意意哪里见过这等神奇,看得兴高采烈,只想拍手叫好。
又见刚才那名汉子伏在地上叩头不止,口中喃喃自语,上前问道:“大叔,这位大师驻锡何处,法号怎么称呼啊?”
那汉子抬头道:“那是宝华寺的三足大师,佛法高深,经常显示神通,附近村镇、城里的富商老爷、官府里的大人,都当他菩萨供奉,给寺里施财施物,但大师不要金银财宝,只要谷麦粮食,寺里不时搭了竹棚,施粥施米,所以十里八乡的百姓,个个感恩,人人敬服。小姑娘,你也来给大师叩几个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