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阳之前,还特地写信送去崔家,告知小徒弟:为师四日后返回南阳。
这封信,老崔氏收到了。
崔老太太当时正准备考虑,给小孙子办一场庆功席面,好生热闹热闹。
县案首,还是大梁王朝最年轻的县案首,必须摆桌啊!
但老崔氏想了想,岘哥儿是东莱先生的弟子。
如今弟子中榜,肯定得等着老师回来吃席面嘛,礼数不能丢。
于是,这场庆功宴,就摆在了东莱先生回来的当天。
老崔氏还特地雇了马车,去白河码头,贴心将东莱先生接到崔家。
今日。
崔家格外热闹,所有来的宾客,都一副喜气洋洋姿态。
崔岘正在跟裴坚等人,在院子里笑着玩闹,瞧见老师回来,颇有些心虚的缩了缩脖子。
而东莱先生,则是被崔老太太安排去了主桌,并郑重给老先生敬酒。
东莱先生接了酒,笑呵呵疑惑道:“今日家里这是有什么大喜事,如此热闹?”
老崔氏一愣,这才反应过来,笑的合不拢嘴:“哎哟,是天大的喜事儿。
老婆子我糊涂啦,竟还没来得及跟老先生您说呢。”
“咱家岘哥儿啊,中县案首了!
多亏老先生您悉心栽培,岘哥儿这孩子,是咱们大梁王朝最年轻的县案首呢!”
“……?”
东莱先生愣住了。
他看着满脸喜气洋洋的老崔氏,再看看满院子热闹来恭贺的宾客,端着酒杯的手,微微颤抖。
不是?
我就出了一趟远门而已,为什么回来就成这样子了啊!
“老师,我办事你放心!
咱家小崔岘,现在就是个平平无奇的稚童罢了!”
回想起自已先前给老师写的信件,东莱先生只觉得天都塌了。
他哆嗦着喝下那杯老崔氏敬的酒,试图让自已冷静。
可仍旧觉得冷静不下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表情发懵。
和李端一样,东莱也想到了自已老师在朝堂被炮轰的场面。
九岁县案首!
这比上次百家名门恭贺的收徒宴,来的更加夸张、震撼啊!
宴席上。
老崔氏见东莱先生喝了酒,坐在位置上怔怔无言,以为他跟自已一样高兴傻了,喜滋滋调侃道:“哎哟,老先生,没想到吧?”
“您看,您这都欢喜的说不出话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