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几日,李君就在蔡固的竹屋里住了下来。
每天聆听大儒的授课,这样的待遇,简直让人羡慕的发紫。
而且蔡固当听说李君是因为读了他的草堂闲记突破到儒家第二境的时候,更是高兴的不得了。
若日后李君成为亚圣,那这个故事就可以被载入史册。
“大儒蔡固是李君道路上的明灯,他的思想为李君指引了方向”,史书要怎么写,蔡固都想好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李君在三位大儒的指导之下,在飞速的进步着。
体内的浩然正气也越发的壮大,正在不断的向儒家第三境修身境迈进。
只是儒道境界进步起来并不容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于一名儒生而言,这是很正常的一个过程。
从二境踏入三境,没有几年的时间,很难做到。
只是王昌河,蔡固他们都有些着急。
因为距离儒家圣地开启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这几日,前来拜见蔡固的各个书院的院长,也越来越多。
不过都被蔡固给拒绝了。
他现在只想培养李君,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之上。
以至于京城当中流传出了许多非议,蔡固怕得罪卫牧,连各个书院的院长都不敢见。
一些曾经对蔡固十分仰慕的人,也不由对他有些失望了。
这天上午,蔡固将手中的书卷放下,开口道:“今天一部礼记已经讲解完,接下来就靠你自己领悟了。”
“儒家小世界内,你要与卫牧进行论道,最后得到儒家圣贤的认可。”
“想胜卫牧很难,卫牧如今已经是大儒之身,而你才刚刚起步,当然,这也是你的优势,你只需要在一方面胜了卫牧,就足以狠狠打击卫牧的威望了。”
“当年在云麓书院,卫牧是老夫的师兄。”
“那个时候,王昌河资质愚钝,而老夫和卫牧则是云麓书院两大天骄,我们几乎同时先后踏入开窍境,修身境,贤人境,到后来一同参加科考,殿试之上,卫牧高中状元,而老夫则只是榜眼。”
“可以说,那是入云麓书院以来,老夫第一次输给他。”
“然而就是这一输以后,卫牧一路领先,在朝中风生水起,而老夫却处处碰壁。”
这几日蔡固都是给李君讲解礼记,第一次聊起了他和卫牧之间的恩怨。
李君静静的听着,他其实对那段岁月也有一些好奇。
师兄弟三人皆是大儒,这其实是件很难得的事情。
只是三人最终却站在了对立面。
“说来我们二人并没有什么仇怨,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念与思想。”
“而老夫的理念与卫牧产生了分歧,他太极端了。”
“当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时候,我们便彻底的背道而驰。”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我们两个思想,还有我们的弟子,支持者,在朝中开始各自站台。”
“而在这种大势之下,我们也彻底闹掰。”
“那个时候起,卫牧开始打压老夫,老夫只能渐渐的淡出了权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