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伸出一只拳头,坚硬的拳头,我毫不示弱地与他碰了拳头。然后我们轻拥而别。
在&ldo;瓦良格号巡洋舰&rdo;的歌声中,我们送别了纳希莫夫海军学院这群学员们离开学院。虽然他们是参观者一方,可这些学员们的军人举止和修养,让人隶然起敬。
日本、俄罗斯两支参赛队的主脑人物我都碰过面了。安达洛夫口中所说的美国的安迪米勒、英国的泰德森约翰倒还没有见识过,但想必都是些军校中的骨干力量,也是各自国家海军未来的希望。
诗琳,这封信写得很长,不知道你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去读下去。总之,还是祝你,一切都好。一切都好。每次想到你,似乎我就有了拼搏的力量呢。在我要出海拼搏的时候,你也要加油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我们都要是自已道路上的冠军,不是么!
此致
敬礼
阿城
2003年5月21日
☆、第六十五封信夏威夷、珍珠港
亲爱的诗琳:
你好。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和朋友们正颠簸在西太平洋的风浪里。我坐在郑和号训练舰上狭窄的舱室里给你写信,字写得更差了,很难辨别。这样的字,让我想起了最早在去往l城的火车上给你写信的情景。
舰队终于出发了。此行的目的,美国的圣迭戈,参加国际海军节的海军学院舢板比赛。途中,将顺访美国夏威夷珍珠港。
舰外,狂风暴雨,雷声轰隆。
是的,天气很不好,据说,今年第11号台风&ldo;爱伦&rdo;要来了,外围风力已经进入东海,准备在浙江登陆。这样的天气,本不适宜舰艇出港远行。可是去圣迭戈的行程早已经确定,如果错过行程,将会失去参赛的机会。作为对胜利的荣耀充满渴望的军人,在上级没有更改计划时,我们还是服从命令,按原计划出发了。
出发之前,发生了很遗憾的一件事,高手临时退出了我们的行列。从l城到城,这些时光中,他一直与我们共同进退,朝夕相处。不管是军校里单调刻苦的训练,还是环球远航的壮阔,我们一直在一起。可是,现在,现在在这关键时刻,他竟然掉了链子。
他不来参加的原因很简单,l城军事学院需要他参加校队,参加cuba的比赛。他将会在赛场上获得认可,实践自己长年的理想。
学院篮球队的邀请已经有半个月,高手一直在犹豫,直到这次赴美临行前才下定了决心。我知道他的犹豫,诗琳。他也确实来找我谈过几次心。他认为,我的心事很重,所以才肯将他的心事面对我和盘托出。
他认为,错过了这次机会,他就再也不会有机会加入学院篮球队。再过一年,他大三了,对于一支大学篮球队来说,大三才开始加入,晚了。而篮球是他的理想,他的梦。他认为,完成了环球远航的壮举,他已经在航行上足够荣耀,也为学院的培养付出了足够的回报。现在,是他追求个人梦想的时候了。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诗琳。他其实已经下定了主意,只是缺乏一个适当的借口让自己痛下决心。
所以,我没有给出的意见,没有说同意、理解、支持一类的话,也没有说反对、驳斥、挽留一类的话,沉默的意思是希望他自己拿主意。
他懂了我的意思。所以,在临行前,他没有来参加最后一次舢板训练,也没有来送行。他觉得自己无颜以对。替补他的,是城舰艇学院的一名同级生,素质也很不错,更重要的是,在舢板方面底子不错。学员舢板训练,向来是城舰艇学院的传统。
我不知道为什么在给你的信中把这件事情写出来,完全是自然而然的,诗琳,或者,这就是我骨子里的性格,遇上珍视的,便永不忍舍弃。一个长时同甘共苦的人,突然离开,不再陪我经历风雨,这让人倍感失落。高手如此,诗琳,你对于我来说,岂非更是如此?
从出发时,到现在,两天了,我异于寻常地沉默。李珊然端着餐盘过来,对面的胖子急忙让开,对着她刻意地笑笑,学姐,坐这儿,坐这儿。对于胖子的做作,我和李珊然不约而同地白了他一眼,然后李珊然很自然地坐到了我的对面,她习惯了。
然后,她就把自己盘子里的肉往我盘子里夹。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看都没看我一眼,好像这些动作非常理所当然。只有那偶尔流转的眼波,显示着她的在意。
我说,你别这样,太引人注意了,这吃饭的人这么多。
李珊然撇撇嘴,这关他们什么事。说归说,却谨慎了很多。
我岔开话题,急忙问她们报社记者此行的一些情况,比如说需要哪方面的题材、照片之类的,又故意逗她说希望给我几个画面或文字上的特写。
美的你,环球航行的特写让你在全军都出了名,这次再给你几个特写,不知道的,还以为海军报社,是你们江家开的!李珊然毫不客气地回绝。不过,我们之间,略显尴尬的场面,总算得以缓解。
从青岛下来,过东海,穿过宫古水道,舰队在台风爱伦外围影响下的风浪中,径直向东航行。按计划,先抵达夏威夷珍珠港作短暂停留和整补。
在彻底甩开台风爱伦的影响后,经过三天两夜的航行,我们舰队终于抵达了夏威夷的外海。在这里,我们先后受到了3批美军飞机的侦察与识别。随后,我们见到了美海军的引导舰、伯克级宙斯盾舰约翰?s?麦凯恩号。在这个大家伙的引领下,我们的舰队缓缓向珍珠港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