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明王的大统之位,
文臣们直接分成两派,
一派认为,文朝依旧还有天命,
所以大瀚应该暂时认可明王的身份,
以收拢天下的文人士子。
否则,大瀚就是反贼,
会被天下儒生口诛笔伐。
这可不是小事,
江南之地,文风鼎盛,
就连姜家也有姜行之这个儒生存在,
何况是那些地主乡绅。
这种事情看似影响不大,
但看看那些夺取天下却失去的士子人心的前人,
王莽、董卓就是最好的例子。
武朝的武后,依靠铁血手腕以及太后大位,
镇压天下几十年,
最终依旧难逃被读书人推翻的下场。
失去人心,
没有君王可以坐稳位子。
除了那千古一帝的秦皇,
可秦皇好歹有关中秦人的支持。
另一派文臣则认为,
事情都已经做了,
大家都是王,
哪有瀚王朝明王低头的道理?
说不开啊,
能到让瀚王退位?
那会让全天下耻笑的。
唯名与器,不可假于人手。
师出有名,
名正则言顺,
在神州唐人这里,
这名有时候比器更加重要。
两派争执不断,
武将们则简单得很,狗屁的文朝赵氏,
赵家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江南三州一地,是大江帮辛苦打下来,
明王哪凉快哪待着去。
至于读书人的议论,民间的震动,
大军在手,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