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收燕青羽为义子后,随着燕青羽事业上的平步青云。地位蹭蹭的暴涨后,金庸在香港的日子那叫一个如鱼得水,随心所欲。
无论政商两界,凡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没有不给他三分面子的。
即使李超人遇见了他,也会客客气气的称呼他一声“查老”。
日子过的随心所欲,金庸这辈子最后的追求,大概就是想要青史留名了。
所以他在北面的邀请下。加入了香港立法局。
然而,就目前看来,结果很不理想。
非但没有因此青史留名。还无辜的为北面背了不少骂名。
一怒之下,老爷子就辞去立法委员会的职务,退隐了。
“义父,你这看起来可瘦了不少?小阿姨着急坏了吧?”
燕青羽看着明显瘦了一圈的金庸,关心道。
即使情绪低落,可金庸依旧忍不住笑骂道:“阿姨就阿姨,怎么非要加一个小字?你乐怡阿姨今年都四十多的人了,依年纪也能做你母亲了。”
燕青羽呵呵微笑着,就是不接茬。
金庸见状,面色一黯,叹息道:“你这是在为你玫姨抱不平啊!”
燕青羽连忙摆手道:“义父,你可千万别多想。子不言父过,你们的事只有你们自己清楚。玫姨那边你也不用担心,我有让人照顾的。”
两人口中的玫姨是金庸的第二任太太,叫朱玫。
说来好笑,金庸第一任太太是因为出。轨所以和金庸离婚。
而第二位太太则是因为金庸出。轨才离的婚。
不过,金庸能有今日,《明报》能有今日,却和这位性格刚烈的女子分不开的。
当初《明报》初立时,步履维艰,金庸费尽心思也不过勉力维持而已。
就这样还数次险险倒闭,是朱玫把她自己的首饰卖了,贴补《明报》,才让《明报》撑过了最难的时期。
两人最艰难的时候,甚至兜里的钱只够买一杯咖啡,两人共饮。
然而情到浓时情转薄,这也是金庸此生最大的污点之一。
朱玫还是金庸四个孩子的母亲,燕青羽作为晚辈拜见过一次后,对老太太很有敬意。
也从那时起,他开始称呼金庸的第三位太太为小阿姨。
金庸闻言再次叹息了声,道:“也难为你了,我给她的钱她一文钱都不要,还总是打电话过来破口大骂。她的性格,实在太刚强了。总之,是我对不起她。”
燕青羽皱眉道:“当初玫姨不是从义父这拿到一笔钱了吗?我怎么看她的日子过的……不是太好的样子。”
金庸面色更复杂了,低声道:“我和阿玫离婚时,她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就是要一笔钱,第二就是你小阿姨以后不能再生育。众人都知道第二点是为了传侠和传稠,实际上第一点也是,这些钱她都留着,要以防万一,留给孩子们。唉,我在她心里,已经成为彻彻底底的小人了。”
燕青羽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毕竟说到底,都是金庸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