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便拉了元秋的手,给她细讲了些人情世故,便有些困倦了,便让元秋回了院子,自己躺了歇午觉。
元秋也觉得困倦,回房后眯了半个时辰后起来到绣房去找了金丝银线锦帛准备亲自帮母亲做“健人”。但往年端午只是看过母亲鬓上带过,大体知道样式,具体怎么做却不太了解,便求了苏绣娘教自己。
苏绣娘笑道:“你对夫人孝心可嘉,我自然是教你的。”
元秋道:“正好要多做几个,元秋也想亲手做一个送给师傅。”
苏绣娘笑着拿金线做一个小人骑虎状的“健人”给元秋看,元秋比照着做了一个,只觉得有些丑,便笑了说:“元秋比起师傅手艺差远了。”
苏绣娘安慰道:“虽是丑了些,但是第一次难免如此,熟练了就好了。”元秋便把手里的放到一边,又做了一个,果然觉得好看些。直到晚饭时候做了六七个,选了最好的两个出来,一个送给苏绣娘,一个包起准备带去上房给李氏。剩下的又挑了一个好的,命丫头给张先生的娘子送去。
织梦笑道:“夫人自然会备下给张先生家的礼物。”
元秋道:“母亲送的是母亲的,我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番心意。”说完又想,反正端午要送礼物过去,不如一起都送了,便让碧儿把包的粽子捡了一包出来,又挑了几个自己编的五彩丝线的手链,又选了包药材一起装好,让丫头送去给张先生的娘子。
元秋将送李氏的“健人”带到身上,又看了剩下的几个,拿了最初编的那个来,递给织梦,笑道:“这个就赏给张姨娘吧,她出不了院子,就找个小丫头给她送去吧。”
织梦笑着应了,从院子里叫来一个专职扫洒的粗使丫头来,让她送去给张姨娘,那丫头连忙把笤帚递给旁边的人,把手在衣裙上擦了擦,接了那“健人”便匆匆的出了院子。
元秋带了丫头去上房,顾山正和顾礼说世子邀请他明天去骑马射箭。李氏闻言先皱了眉头道:“你又不会这些东西,若是伤了可怎么好?”
顾礼道:“世子邀请,怎能推脱,让他去下也无妨。”
元秋听了从外面进来给顾礼、李氏请了安然后笑道:“我倒觉得这是极好的事情。虽说学问重要,但身体也马虎不得。女儿早就想建议父亲给哥哥请个武艺师傅,这倒不是指望哥哥以后能成为武将,只是学了强身健体罢了。哥哥天天坐在书房里学习,身体倒虚弱了。”
顾礼听了点头道:“秋儿说的也有道理,你明日自去和世子骑马,我会留心帮你找个好的武艺师傅。”
李氏却显得有些忧心:“那山儿的学业怎么办?”
顾礼道:“本来他也是学一天,自己练习两天的,只是这会子请了先生来家里,张先生尽职要天天看着他学罢了。我觉得倒可以让他上两天学,便学一天武艺。”
顾山闻言喜不自禁,他今日看见世子骑在马上飒爽英姿的样子,心里羡慕的不行。他又是淘气的,平日里也总想拉个弓射个箭什么的,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本来他只希望明日去骑骑马罢了,倒没敢奢求别的,如今元秋替他开了口,倒帮自己圆了梦。
顾山忙站起来要向元秋作揖道谢,元秋忙闪了笑道:“这可使不得,哥哥快饶了妹妹吧。”
顾礼喝道:“你那是什么样子?”虽是吼他,但是眼里也止不住的笑意。
元秋见父母心情都极好,便将自己给李氏做的“健人”拿了出来,亲手递给李氏。
李氏拿着细看了看笑道:“如今秋儿手倒巧了,又自己琢磨编出了五彩手链,又会做‘健人’,不如明天再做些‘艾虎’吧。往年这些东西都是我自己做,如今有了这个好帮手,我就不愁了。”
顾礼道:“这些东西交给家里针线上来做就好了,何苦你自己动手,倒累着了。”
李氏道:“老爷可不知,这些辟邪的东西就是要自己做了才灵验。”
元秋笑道:“母亲只不过是趁机想让我多动手做些活计罢了,倒想了这些个借口。”
李氏指着她笑道:“看这个孩子,别的不长进倒学会伶牙俐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