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愿直接道:“你知道我找你是为了什么吧?”
“知道。”乔悦早就料到,“是因为新式通讯技术。”
“恩,你果然很聪明,很厉害。”孙志愿道,“我找不少人看过你的理论基础文档,非常精彩,非常扎实的基本功,而且所提出的想法之新颖,可行性之高令人赞叹。”
孙志愿没有半句虚言。甚至他说的还有所保留。
事实上,几乎所有不知道前因后果,第一次看到文档的人,都不相信它的作者,仅仅是一个二十出头,刚刚博士毕业的年轻女孩。
也几乎所有人都断言,它将是彻底改变人类通讯方式,世界通讯领域格局的划时代发现。
在人类历史上,它将有不亚于电话、无线电、互联网等发明发现的地位。
这怎么可能只是个小姑娘的手笔?
就算说是某大国或者某企业,倾尽几千万,几亿美金砸出这么一项新发现,他们也相信!
这结果更让孙志愿和军方不能轻易放过乔悦。
也有更多人对乔悦的决定心生怨恨,心怀不满。或者至少是不理解。
比如秦桐,他不明白,明明军方已经许诺了重金,明明他们已经答应可以共同开发,并为乔悦的工作室提供全面支持。
甚至还承诺这项技术是乔悦所有,军方只是有使用权,并且会缴纳费用。
然而就是这样,乔悦仍然选择了公之于世。
这是为什么?
孙志愿今天就是要来问这个为什么。
乔悦似乎也知道她如果不给出答案,他们不会放过自己。
“我把理论基础公开,是有原因的。”乔悦道。
孙志愿点头:“我在听。”
“您认为,从我公开这个理论基础,到最后依据理论形成实用技术,并最终变成商业产品,推广到全世界绝大部分角落。这个过程需要多久?”
孙志愿道:“至少四到五年。”
但是如果一直不公开,华国也许可以在这一领域领先其他国家五到十年。
想想看,因此华国将获得多少重要的情报,将在军事上又怎样无可匹敌的力量!
然而乔悦继续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公开。我希望在四到五年内,世界上最偏远的角落,也能有机会使用到这项通讯技术。”
孙志愿诧异,却似乎抓住了什么——这乔悦究竟是商人思维,还是和不少年轻人一样,有什么普世价值情节?
想到这里,孙志愿有几分不喜:“为什么要四到五年?”
乔悦很清楚自己的理由,却不能说。
孙志愿道:“放心大胆地说出来,我们共同探讨一下!”
乔悦想了想:“如果说理由……我希望它能成为一项普及全人类的民用技术,而不是军方独有。就像我说的,在几年时间内,最普通的人也能有机会用上。”
“为什么?目前的通讯技术不好吗?有什么问题?”
乔悦摇摇头:“不够好。”
“那可以先让军方掌握领先优势,等几年后科技水平进一步发展,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再进行普及……很多科学技术都是如此。”
乔悦仍然道:“不行,太慢了。”
孙志愿不明白这小姑娘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