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子呢六子在哪儿,他当时不是去了吗,他脑袋瓜好使他肯定知道说了啥!”
忽然有人道。
“来了来了,六子来了!”
只见一个身穿破旧棉衣的汉子,扯着怀露着胸膛,从另一个人群里,嘻嘻哈哈的走了出来,他刚刚在那边吹完牛,却是要来这边再显露一番了。
“诸位久等,且听我慢慢道来,当时我便在镇上,却是听着真真切切,那打败项潜合并马科一众人等的,乃是咱大明四皇子朱慈炤是也,要问这朱慈炤殿下是何许人也,诸位可能少有耳闻,这位朱慈炤殿下状乃是当今圣上的四皇子,帝子王尊,在南下途中,便有着壮志,在北地收拢了一番自己的人马,抗击李皇帝和一众乱臣贼子,要说这位有永王殿下,可不是平凡之人……下凡……”
这汉子,讲的是头头是道,句句在理,许是他口才极好,这把众人听的是神游其中无法自拔,只恨不得跟从那位永王殿下,征战沙场,马革裹尸。
直引着在这帮村前拉闲的呱的百姓们,都齐齐参与了进来。
而如此情形,在各地各乡镇州县,也上演着不一而足的一幕。
只因这消息太过震撼人心,让人感觉垂垂老矣的大明帝国,重新焕发了生机。
但无论各种谣传如何诉说,其本质结果,那便是朱慈炤的名声响彻山东江南等地。
永王殿下朱慈炤,真乃神人也!
这句话只怕是普通百姓和官绅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了。
虽然人人感叹,但是这人心所向,却不朱慈炤所能左右的。
因为李自成的分田之法,实在太过得基层百姓的人心,以至于他们听闻李自成败退,吃了败仗,都万分的惊恐。
而相反的,那些地主官绅们,却感觉自己翻身之时来了,积极的拿出存银,想要招募家丁帮手,恢复权势。
于是由朱慈炤这次现献捷,引起的蝴蝶效应展开了。
地方官绅,普通百姓,留守的大顺官员,或明里或暗里,争斗开始了。
权势,名利,土地,都是争斗的对象和热点。
但主角,他们谁也想不到,将会是接下来出场的——朱慈炤!
因为朱慈炤的计划中,只要李自成一败退,那便是他出场的时机,也是收复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时机。
骑兵一路快马加鞭,双骑换乘,只用了三天多的时间,便从山东北部,来到了现如今的天子脚下——南京。
也幸亏大明朝现如今有陪都存在,要不然南京若没有往昔的皇城建筑,那必然还要耗费民利修建皇城。
一座雄伟的城墙出现在这队骑兵的眼前,往来的百姓也渐渐多了起来,如果说北地的城池显得暮气沉沉,那么南地的南京城,那便是热闹繁华。
“大捷大捷,大明永王朱慈炤殿下,率麾下将士全歼李贼大将项潜两千人马,全歼叛臣贼子马科一万人马,辎重无算——”
一来到现如今的首都南京城,这队骑兵自然神采奕奕的高乎起朱慈炤所教的话语,直惹得路边的百姓纷纷瞩目。
什么,北地竟然有大捷!
虽然朝廷的胜负,和如今远离战场他们没有什么关联,但是身为一个大明人,闻得此等喜讯,还是不免要贺彩两声。
永王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