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又猜到,李瑁肯定是意动的,毕竟卢奂也不是SB,他是顺着李瑁的心意来的。
拆解首相的权力,最合适的莫过于拆掉中书门下。
李林甫沉声道:「那麽今后各大藩镇,谁去约束?」
「自然是陛下,」卢奂道。
这句话,很多人就没有跟着附和了,因为皇帝一个人管不了,张说当时又不是瞎改的,就是因为皇帝管不了这麽多事务,才组建的中书门下。
大唐十大藩镇,所有监督权和管理权都交给皇帝?累死他也干不了。
「真是笑话,」陈希烈冷嘲道:
「我还以为你有什麽惊天言论,说来说去,还是重走老路,那条路是行不通的,你以为你比燕公还有能耐吗?」
卢奂呵呵一笑:「还有一个办法,今后中书门下只管藩镇事务,三省事务,
三省自己去管。」
「我赞同!」李适之这次不犹豫了,非常利索道。
三省权力回归的话,门下省那可是主管审核的地方,权力大了去了。
兵部尚书崔翘,也赶忙看向李瑁道:「臣也以为合适。」
「合适个屁!」李瑁突然来了一句。
这下子,殿内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了,静静等待李瑁的下文。
这帮人全都在想着去瓜分李林甫的权力,他们也不想想,哪个皇帝刚刚上位,会去这麽放权。
李瑁他现在敢放权吗?打死他他也不敢。
他可以从李林甫手里收回一部分权利,但绝不能被别人拿走,他现在已经非常清晰的认识到,皇帝,并非看不出国家的弊端在什麽地方,而是不敢去随意改动,因为会涉及到自身的利益。
他肯定要改革,但前提是他自己的权力稳固之后,才改的动,眼下怎麽改?
一旦三省六部拿回各自的权力,那时候会冒出很多给他挑刺的人,因为大家权力均摊了,矛盾减少了,那麽就要给皇帝挑毛病了。
管理这帮人,真的不容易。
「铨选的事情,还是得右相担着,撤销中书门下,更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去做,」李瑁脸色阴沉的看向众人道:
「当然了,科举不能停办,任何时候任何事情,科举都不能停,今年的士子都已经入京了,你怎麽停?让他们回去?这是乱了纲纪。」
说罢,李瑁朝卢奂道:
「今年的科举,朕就交给你,中举之士子,该怎麽安置就怎麽安置。」
卢奂赶忙揖手道:
「臣领命,陛下英明。」
这下子,等于李瑁给了卢奂一个有使用期限的人事权力,算是特事特办,今年的士子将由卢奂全权安排,也就是说,他要负责给士子们腾出一些岗位,那麽势必就要罢免和迁任一部分官员。
这是得罪人的事,但卢奂总是喜欢这麽干,这就是李瑁最欣赏对方的一点,
心中有国家大义。
等到卢奂将这次科举办的漂亮了,李瑁就会藉机将吏部交给他。
等到其他人都离开之后,李林甫与李瑁对视一眼,两人同时露出苦笑。
「臣也没有想到,来的这麽早,这麽猛烈,」李林甫摇头道:
「看来臣过往树敌还是太多了。」
李瑁笑道:
「能者多劳,乾的越多,必遭人恨,朕知右相,自不会为旁人所扰,中书门下不会动,首相也不会动,右相从前怎麽做,今后还怎麽做,有朕给你撑腰。」
他现在必须稳住李林甫,因为李林甫眼下,依然在迎合他,皇帝需要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