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躺了一天,吃了黑熊弄来的野果,全身有了力气,第二天(异域第11),他能坐起来了。黑熊坐在他不远处,憨憨的大脑袋左右摆动,黑眼睛一眨一眨,杨云看着它,不知该怎么感谢它。他不相信人们说的,黑熊凶残无性,如果人们都爱护它,它未必就会大发脾气。
第三天(异域第12天)杨云能够站起来了,黑熊也将离他远去。杨云抱紧它,贴紧了头,梳理它的黑毛,黑熊欢愉的叫着。杨云依依不舍送它远去,黑熊消失在丛林里,杨云淌了一脸泪水。
杨云平稳了自己的情绪,继续沿着山梁走向另一座山梁,山风清拂,阳光明媚。
正文第四章哈尼山寨字数:1019
杨云翻过一座大山梁,太阳也快落到西山丛林了。杨云在山梁上,终于看见山下有一片开阔地,开阔地边有一片竹林,竹林里有一个寨子,住着十多户人家。杨云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连日的求生逃命,奔跑劳累,今天终于有救了,他眼里噙满了热泪。
杨云稍作休息,揩了眼泪和汗水,只身向山下奔去。
山寨越来越近,杨云的脚步却不由沉重起来,他发现自己虽然是衣衫褴褛,帽微还在,领章还在,自己仍有一身军装,证明自己仍是一名军人,越南打了几十年仗,边民早就武装到了牙齿,对我作了大量反面宣传,我就这样走进去,岂不是自投罗网。杨云不敢轻易冒进,他摸到寨口,躲在寨外的芭蕉林,观察寨内的动静。这是一个典型的哈尼山寨,在中越边界随处可见,由哈尼族人世代居住,生活习性、风俗、人情在两国边界并无两面三刀样。寨外的土墙上写着越语,有人影在山寨内走动,抱柴禾做饭。
杨云在进与不进的十字路口,未置可否。
杨云思前想后,权衡再三,他决定放弃寻求哈尼人的援助,就是把丛林走遍他也要走回国去。
杨云再次笼罩热带丛林,夜风徐徐,杨云感到一丝凉意,他全身已是衣不遮体。杨云从寨口出来,眼前一亮,了现出山的土路,在丛林蜿蜒延伸,通向外面的世界。这条路是通往莱州,还是通往越边境线,他不得而知,他在路口张望了很久,却无法选择走哪条路。
杨云终于大着胆子踏上土路,沿途向四周张望,警惕附近的一草一木。走不多远,杨云突然发现丛林深处有人亮起火把,沿土路而来,杨云一阵惊慌,慌乱逃进树林,躲在大树后观察动静。火把越来越近,照亮了树林,传来人的说话声。杨云透过火把光看清来的是两个哈尼人,一男一女沿着土路进山去。一定是山寨中人杨云松了口气,决定放弃土路,重新返回密林。
夜越来越深,天幕挂满了繁星,月亮在云空里穿行。杨云在密林里穿了一个时辰,天太黑,辩不清方向,嘴中发出无奈的叹息。他躺在一棵藤树下歇息,孤独绝望袭围了全身。
第二天(异域第13天),杨云全身的伤口经湿气雾水一浸,疼痛难忍,杨云强忍着站起身,活动身骨,驱除潮气。
吃过竹节水和野果,杨云忽然记起指导员教过的丛林救生知识,察看枝叶繁茂的独立大树,如果枝叶稀少,树皮粗糙的一面就是北面,枝叶茂密树皮光滑的一面一定是南面,或观察独立岩石,阴暗潮湿、长有青苔的一侧即是北面,反之就是南面。杨云辩明方向,昼行夜伏,一直向北艰难跋涉。
正文第五章回国之路(全文完)字数:1494
穿过无数山脊深沟,两天后,杨云发现自己仍在丛林里,四周仍是茫茫的热带丛林,国界线不知还有多远。杨云疲劳过度,躺在橄榄树下,眼望蓝天,不住叹息。
第二天(异域第16天)天刚亮,天空下起大雨,雨滴惊醒了杨云,他一翻身感到脚面一阵钻心疼痛,看见一只乌青蛇正盘在自己脚背上,杨云一下惊叫起来:&ldo;蛇!蛇!&rdo;乌青蛇在大雨刺激下,慢慢梭走了。杨云的脚背被咬伤,他不知有无有毒,胡乱扯些蛇莓草嚼碎敷在伤口上,用布巾包扎,疼痛慢慢减轻了。
大雨笼罩了丛林,地上的腐叶积满了水,整个林子都是雨滴树叶的哗哗声。杨云浑身湿透了,他躲在芭蕉叶下,任凭雨水的侵袭。
大雨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异域第17天)终于放睛了,丛林里一片湿漉,散发着腐烂清新的空气,杨云踩在腐叶烂泥上,发出&ldo;豁刺豁刺&rdo;的声音,杨云忍着浑身的酸痛,义无反顾断续北行。
杨云翻过一座山梁,走进一片低洼地,发现一条汨汨流淌的小溪,清澈见底,不远处一片芭蕉林。有溪流的地方,就离国门不远了,杨云一阵欣喜,连滚带爬奔上去,跳进溪水畅饮。杨云躺在溪水里,眼望蓝天白云,心情愉悦极了。
杨云正在清洗污黑的身体,突然&ldo;扑簌簌&rdo;一阵惊响,杨云抬眼发现几只大象闯进了芭蕉林,领头的大象长鼻子一甩,连根拔起芭蕉树,其它大象纷纷卷吃芭蕉杆。杨云愈加兴奋了,原来在黄连山的河谷中,经常出没亚洲象,以李仙江和小黑江的交汇最多。小黑江由于水草茂盛,芭蕉成林,中越老三国边界的大象都喜欢到这里嬉玩。每天清早都要到小黑江边聚集,采食白毛草。杨云想跟着大象的脚印走,一定会跟到国界河边。
大象吃完芭蕉杆,杨云也洗完毕。大象在树杆上或蹭鼻梁,或甩长鼻子。最后,领头大象长叫一声,慢悠悠向密林去了。杨云抓住机会,悄悄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