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蒋晴母子俩开了门进屋,还能听见虎头虎脑的小男孩问旁边的小伙伴,刚才那是谁,她们家真的在这吗?
三年没有回来,院内荒草丛生,屋里满是灰尘。
姜淳于双手插兜,站在门口看着蒋晴收拾。
她不是什么勤快的人,蒋晴在周家任劳任怨,那也不差多做这一点。
蒋晴做事确实是干净利索,匆匆扫了地,擦了家具,又把地拖一遍,屋里完全大变样。
趁着太阳还有个尾巴,被子抱出去晾晒去湿气霉味,再把席子刷一刷。
伺候周家父子十几年了,蒋晴已经习惯了这些家务。
等姜淳于从外面拎着两碗馄饨回来,家里几乎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
“累了吧,我给你买了你爱吃的馄饨。”
姜淳于将馄饨放饭桌上,把新买的筷子拿到水龙头上去洗。
这几年没人住,屋子里水电竟然都有。
蒋晴洗了把脸,疲惫地坐了下来,接过女儿递过来的筷子,低头小口地吃着馄饨。
她一直惦记马路对面国营饭店的这一口馄饨,皮薄馅大,加了虾米和紫菜的汤也一如既往的鲜美。
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吃个茶叶蛋,还热乎着呢。”
姜淳于殷勤地给蒋晴剥了个茶叶蛋,这些小事她还是乐意做的,毕竟房子还没过户到她手上。
她也不是想把蒋晴家底掏空,只是怕蒋晴见到周庆国恋爱脑又犯,到时候白白便宜别人。
三十多年的老房子看着普通,等拆迁,那可就不普通了。
房子她先拿到手,到时候拆迁的时候,她就要房子。
给蒋晴留一套,等她被周家父子抛弃的时候,可以养老。
母女俩吃了饭,又借了隔壁,也就是刚才虎头虎脑小男孩家的煤炉子,烧了两锅开水洗澡。
五月的天气有点热,母女俩一路风尘仆仆,不洗觉没办法睡。
洗完澡,蒋晴洗衣服,姜淳于坐在廊檐下吹风。
周庆国六千块,加上蒋晴的二千块,她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海城买房子。
老破小筒子楼不考虑,去郊区乡下可以买大一点的宅基地,或者自己建也行。
到时候把户口落在村里,等拆迁的时候就发了。
就算对方反悔,她户口都在村里,对方也只能咬牙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