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晴不说话了,两毛钱,只够买两个肉包子加两碗稀饭,或者两根油条加两碗豆浆。
以前她早上没时间做饭,就会给周云云五毛钱,三毛钱买早饭,两毛钱零花。
三个孩子,周庆国竟然只给两毛钱。
不对,就算周庆国给三毛钱,周云云也不会给小鱼买早饭。
也许周庆国不知道三个孩子一顿早饭要三毛钱,蒋晴自己安慰自己。
“周云云和周文中午去周庆芳家吃饭,我去过一次,周庆芳直接给我关在了门外。”
“不可能。”
蒋晴摇头,周庆芳是周庆国最小的妹妹。
周家不肯给周庆芳读书,是她劝的公婆,也是她掏钱交的学费。
毕业后她想办法在县城给周庆芳介绍工作,介绍的对象。
小姑子一直说,她遇见了世上最好的嫂子,比亲妈对她都好。
她掏心掏肺地对小姑子这么好,她怎么会这么对她的女儿?
她不相信。
蒋晴突然想起,那年她从海城回来,小鱼再也没喊过周庆芳小姑,没喊过周庆国爸。
因为这事,她背后没少说小鱼,说她不懂事,说她这样会让人觉得她没教育好小鱼。
不管她怎么说,小鱼就是不喊周庆芳小姑,不喊周庆国爸。
她觉得小鱼的脾气和姜志远一模一样,就是个犟种。
“周庆国晚上不做饭,他都是带周云云和周文去国营饭店吃。
如果被邻居碰见,周庆国就说我想妈妈,闹着不肯吃饭。
周文回来会告诉我,他晚上吃了肉,吃了鱼,都是好吃的。”
姜淳于说着说着气笑了,这对母女,简直蠢到一起去了。
周庆国去国营饭店吃饭,不带小鱼。
这事邻居都知道,大家背后议论纷纷,只有蒋晴不知道。
蒋晴当然不知道,她除了上班,所有的时间都围着家庭和周庆国转,她和邻居连话都不多说,去哪里知道。
可怜的原主才七岁,在母亲去海城的一个星期。
从一个结结实实的小胖子,饿成了小瘦子。
“不会的。”
蒋晴张嘴,想替丈夫辩解,又想起那次她从海城回来,原本养的肉嘟嘟的小鱼瘦了很多。
从那以后,小鱼就没养起来,一直就比普通小姑娘要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