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晴脑袋有些乱,胡乱地点头,她不记得具体哪一年涨的工资,但是,小鱼说的应该没错。
公安同志也被姜淳于这一连串的数字给说懵了,谁家孩子能记得清清楚楚自己父母是什么时候涨工资的,工资是多少?
“周庆国和蒋晴结婚期间,一共拿了工资五千两百多点,还外债532块。
他乡下有个常年吃药的母亲,每个月固定要寄十块钱回去。
十二年差不多1440块这样。”
“每年过年回老家,周庆国要给父母50块孝敬钱,一共六百。
周庆国两个弟弟结婚,他一人给了二百块彩礼钱。
妹妹出嫁,他给了一百块陪嫁。
两个弟弟家和妹妹家共七个孩子出生,一人二十。
这些加起来,差不多1240块钱左右。”
“扣除我算的这三千多块钱,不算人情往来其他开支,周庆国的工资还有二千块不到。
公安叔叔,我想你们应该查查周庆国这些年怎么攒下的六千块,或者你们问问他丢的是不是不止六千,有没有别的东西也丢了?”
公安同志没说话,姜淳于算的只有周庆国的工资。
实际上是,蒋晴也有工资的。
姜淳于问:“你们要我算算我妈这些年一共多少工资吗?”
公安同志点点头:“算一下吧。”
反正晚上也没事。
蒋晴忙抬起头:“我的工资刚开始是二十八块,后来是三十五块。”
具体那年35的,她也没在意,反正也就是和周庆国结婚两三年后。
姜淳于:“前三年蒋晴的工资每个月是28块,共1008块。
后九年,蒋晴的工资一直是35块,共3780块。
蒋晴婚后的工资一共是4788块。”
公安同志点头,这么算的,省一点,攒六千块也不可能,除非他们还有其他收入。
姜淳于轻咳一声:“其实我家还有一笔收入。”
两位公安相互对视一眼,还真有啊,那就听吧。
“每个月姜志远,也就是我的亲爸,蒋晴的前夫,会给蒋晴寄五十块钱作为我的生活费。”
说着,姜淳于从包里掏出厚厚的,用橡皮筋绑着的三沓汇款单,“这是取完钱的汇款单,这么多年一共是7200元。”
这可都是原主小心翼翼存下来的。
公安同志把厚厚的三沓汇款单拿在手中,大致翻看了一下,真的是每个月五十,从未间断过。
而且汇款的日期也相同,都是每个月的二十号。
他们这位军人同志的人品是没话说,正常是做不到固定时间打钱的,大概可能是他拿了工资就给女儿寄了过来。
公安同志将汇款单按照原样捆好,淡淡地扫了姜淳于一眼,这个小丫头还和他们玩起了心眼子。
十几年养个孩子用掉一千多,一年一百也不算少了。
估计剩下的钱被继父吞了,这孩子想借他们手拿回来。
正说着话,外面有人把裴景州领了进来:“李队长,这是裴景州,裴局长家的老大。”
裴局长?
海城除了他们公安局的局长姓裴,他还没听过哪个局长姓裴,需要所长过来特意提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