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还要在顶上撑起来,蒙上篷布,顶上进行伪装。从远处看起来,就像普通的山地的地表一样。
听说,按照团里的计划,一周之内要完成这项工作。
越往下挖,工事越向下延伸,土石方的流量就越大,挖掘的难度就更大。
晚上,回到了连队。大伙儿都累得精疲力竭。恨不得,回到连队就躺在床上休息。
杨文斌和大家一样,都是累的腰酸背痛的,很久没这样不要命的干活啦!
这时,通讯员来到了他的宿舍。告诉他说,“领导通知,按照训练预备期的要求,每名干部都要准备四会教学科目,编写好教案,并且,由人员配合,要进行演示。让他也至少选两篇。
部队的干部,也需要写教案。杨文斌觉得很奇怪。
好在,他念了八年师范,教案怎么写,早就胸有成竹。
心想,无非就是科目,时间,教学方法,训练目的,过程,等等而已。
可是写什么内容呢?杨文斌,拿着新式训练大纲。看到炮兵兵种训练的部分,一头雾水,专业的内容,自己根本就看不懂,更别说教了。
这时,在共同科目训练部分,他看到了“轻武器使用”的科目。
他想,反正自己的冲锋枪射击成绩挺好。而且,这个科目不难,“据枪、瞄准、击发”的内容属于共同科目,也相对比较简单,和摩步排长的训练内容,有交叉,他觉得能够胜任。
然后,他就在宿舍边的桌子上,用稿纸和钢笔写起教案来。
他努力回忆着,军校教员教授的学习“据枪,瞄准,击发”的过程。
然后,参照着,写进了自己的教案里面。
因为,训练预备期的教案,团里作训部门过段时间要检查,所以,第二天上午,上山劳动的过程,杨文斌并没有参加,而是专心的在家写授课教案。
教案编写完成之后,就要进行模拟训练。
因为,每一名干部,都要成为“四会”教练员,要会讲、会教、会做、会做思想工作。
就像教师,教学生一样,既要教书,还要育人。
四会教练员,要通过自己的手把手地把战士教会。
按着团里“四会”教学科目的要求,杨文斌安排自己的排的战士配合自己开展教学。
先是申领枪支。
炮兵营所配发的轻武器,是XX-1式自动步枪。
看来,驻港部队所用的新式5。8毫米口径的步枪只是装备了448团的神枪手九连。
其他连队用的,用得着依然是XX-1式自动步枪。
也好,梁文斌心想,
自己学的就是XX-1式自动步枪,教学科目上就用自动步枪的话,自己教授起来,还相对容易一些。
因为,毕竟都是自己学过的科目。加之刚学完,印象很深。
他把战士们,集合,按照科目的要求,组织本排战士进行了第一次射击练习。
他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放在了轻武器射击的一练习,就是自动步枪的据枪、瞄准、击发三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