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个季节没有合适的树苗,我们就用随处可用的树枝插在地上来代替。
庇身棚建好后,还要搞好排水与通风:
在棚的四周挖一条深约10厘米、宽约10厘米排水沟,可以使棚内保持干燥。对于简易的庇身棚,只要不是完全封死,通风应该没问题。
庇身棚所用的覆盖物:防水雨披、地膜、塑料布或帆布等都可以用来做庇身棚顶的覆盖物。
将多余部分沿下坡方向折向内,这样可以避免地表水流进棚内。
在棚中躺下休息的地面上,一定要铺上干草等干燥物,防止受潮。”
一把刀在紧急野外是无价之宝,应选择那种适于通常用途、锋利且结实耐用的刀具。
地方旅行者一般选择会木柄的折叠刀的和刀锋全长约30厘米的弯月型砍刀,最适合砍柴,即便相当粗的圆木也能很容易的砍断,这对于盖棚子或扎筏都有很大的好处。
但对于我们军人来说,却不需要用这些。
大家说用什么?”教员抛出了问题。
“报告,用刺刀!”几个反应快的学员给出了答案。
“对了,用刺刀。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
“还有吃,我们怎么解决?”教员又追问。
“报告,买!”一个学员大声答道,引起了一阵哄笑。
“买,买不着。谁卖给你?大家都没有,得自己做。”教员也幽默地大声回答,“不过,我们有神奇的装备。”
教员叫起了站在他面前的一名学员,命令他摘下工兵锹和水壶。
接着演示道:“神奇的一刻来了。”
然后,将水壶从水壶的帆布套中取出,像变魔术一样,从水壶的外面取下了一个壶身型的金属壳,然后,将拉手反转过来,变成了一个带拎把的容器。
接着,指挥学员从米袋中,倒出一把米,再从水壶中倒入半壶水。
然后说,“在下面生上火,白米饭就焖熟了!”
“接着,做菜!”
他从挎包里取出一个鸡蛋,在锹边上磕个小口,叫那个学员持着锹把,锹面向上,把鸡蛋找开,将蛋黄蛋青倒在磨得锃亮的锹面上,公布了答案,“在下面生上火,煎鸡蛋就有了!”
学员队伍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杨文斌也使劲地鼓掌,“没想到,平时背着的水壶和铁锹,还有这样强大的功能!”
接下来,就简单了,每个班按照教员示范的样子,选址,搭简易帐篷,挖排水沟。
杨文斌钻进搭好的简易帐篷,向上,是白色薄膜的天,向下,是白色薄膜和雨衣两层的地,向脚下和左右手方向,是薄膜,头部,则是背向风向的开口。当然,身下还铺着自带的褥子,身上盖着自带的被子,还真是可以安心的睡一宿。
然后,拿出水壶和工兵锹,焖饭,煎蛋,吃上了营养丰富的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