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rdo;
最后,侯秋云从自己屋里再拿了两个大洋芋出来,摆在灶房里。
她不懂这洋芋是怎么炒出酸溜溜的味儿的,家里又没买醋。只能让红果儿自己做了……
肚子一饱了,侯秋云就想起来问问题了:&ldo;儿子,你说,这么小的丫头,怎么就知道咋榨油呢?&rdo;
李向阳其实也被红果儿的本事,给惊到了。他想了想,说:&ldo;谢巧云这个人,虽然不聪明,但干活儿倒是把好手。队上的猪牛,被她养得肥着呢。会不会是她懂榨油,教给红果儿的?&rdo;
侯秋云想了想:&ldo;有这个可能。不过,你说,她从哪儿摘的这种果子啊?还能榨油!要不,等她醒了,让她带上咱俩,一起去摘?&rdo;
&ldo;对对,等她醒了,让她带咱们去看看。看下是啥树木,居然还能结这种果子。要是能多栽一些,队员们就不愁没油吃了。&rdo;李向阳身为生产队长,一来就想到了给队员们谋福利。
侯秋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ldo;行,你要栽,你栽去!等我先把果子摘了。&rdo;
&ldo;娘,主席同志说,公社的特点,一个是大,第二个是公。主席同志还说,要关心群众生活。咱可不能只顾自己。&rdo;
关于公社特点,原话其实是&ldo;一曰大,二曰公&rdo;。但他就是个庄稼人。牛书记虽然传达过很多回精神,他还是记不住文绉绉的原话。
侯秋云一听到他把主席搬出来了,赶紧:&ldo;唉哟哟哟,行了行了,我怕你了。啥都想到队员,你干脆跟他们都签卖身契得嘞!&rdo;
李向阳乐了:&ldo;现在是新社会,不兴旧社会那套了!&rdo;
&ldo;对了,等红果儿醒过来,记得告诉她一声,别再去捉黄鳝了。好歹得给别人留些捉。&rdo;
&ldo;……&rdo;侯秋云实在想踹他。不过,一想到就是因为他这副热心肠,大家才会推举他当生产队长,心里的火气倒是一下子平了下去。
但她还是怼了他一句:&ldo;那队员们干农活儿时,逮到只蚂蚱,摘了翅膀、摘了腿儿,就往嘴里丢,那算不算占公家便宜?&rdo;
李向阳马上认真地道:&ldo;他们是群众啊!咱们是干部家庭!&rdo;
&ldo;去你的干部家庭!人家牛书记,那才叫干部!&rdo;侯秋云一叉腰,&ldo;我不管啊!别家的孩子都能做的事,咱们红果儿为啥不能做!黄鳝那玩意儿还打洞呢。到时候把田埂打穿了,里面的水流光了,你就是它的帮凶!&rdo;
&ldo;……&rdo;这回轮到李向阳说不出话来了。
这年头还不像之后的特殊年代那样,动不动就要批谁斗谁。小孩家顽皮,上树掏鸟窝、下田捉黄鳝,那是常有的事。再加上黄鳝打洞确实厉害,人们就算看到孩子们捉鳝鱼,也最多一笑而过。
当然了,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要是你敢去碰粮食、蔬菜还有柴禾等,需要队里统一分配的东西,那你可就得等着写检讨,以及被大家的唾沫星子淹死了。
侯秋云想了想,又说:&ldo;这几天倒确实不能再让她去了。她现在都累成这样了,得叫她缓缓才成。&rdo;
母子俩收拾妥帖,各自出门干活儿去了。
李懿君实在是累狠了,一觉睡到了下午,才醒过来。她见灶房里还剩了一些稀饭,和一点洋芋丝,就稍稍热了下,几口吃完。
稀饭里是混有波巴布树籽的,油量饱满。吃下去后,饱腹感可比头晚吃的红苕饭,强多了。
吃完之后,她又带上木盆,打算去捉黄鳝。
可今天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田里,到处都是弓起背,在捉黄鳝的小孩。那认真劲儿,简直跟大人做工似的。
她怔忡不已,仔细一瞅,发现这些孩子她还都不认识。
她以前可是孩子王呢。咋会有她都不认识的,人数还这么多!
她扯着一个10岁的男孩,问道:&ldo;你哪儿的啊?怎么跑到我们队的田里,来捉黄鳝了?!&rdo;
男孩不耐烦地从她手里,扯出自己的袖子:&ldo;我第二生产队的,你们队长自己同意的。你不高兴,问他去!&rdo;
这事儿,其实李向阳也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