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的目光都瞟向了大燕的盐运使——可足浑禄。
尚书左丞申绍虽说是财政部长,掌管燕国的税收。
但,只有作为盐运使的可足浑禄,才能真正回答慕容霸的这个问题。
(可足浑禄,是可足浑翼的儿子,也是之前燕国太后可足浑氏的亲弟弟。)
可足浑禄此时已经有点心虚了。
在慕容霸冷冽的目光注视下,他感觉自己每一个回答都要小心,要斟酌。
此时,就听他恭敬回道:“陛下,各地都有战事,盐路又受阻,盐商不愿意买盐,因此盐税也就减少了。”
慕容霸听后邪邪一笑:“嗯,听起来很合理,各地却有战事,盐不好卖,所以,盐商不进货也对,他们不进货,自然就不纳盐税,那我大燕的盐税自然就少了。但奇怪的是,虽然这些盐商不进货了,不卖盐了,但市场上的盐却并没有短缺,朕一路攻打高句丽,在辽东朕都未曾听说有哪里买不到盐的。只不过盐的价钱,却是一日比一日高,盐的价钱翻了一倍,但朝廷的税收却少了近一半,你难道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吗?”
盐运使可足浑禄听后是大吃一惊,他心道:皇上亲征一次高句丽,回来竟然对食盐的价钱掌握的这么准确?
此时,殿上的众臣听后也都是点头。
大家纷纷都在想着慕容霸的话,这盐的价钱涨了,正常情况下,朝廷的盐税按理说应该增加,就算不增加,也不应该减少,但现在却偏偏少了近一半。。。
慕容霸的脸色一下就阴沉了,他正色道:“也就是说,各地并不缺盐,以一人一年需要五斤盐,以我大燕的人口计算,全国去年一年消耗了多少食盐呢?那众位再帮朕算算,我大燕复国之前,往年一年的总盐税,应该有多少呢?”说完,慕容霸看向众臣。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片沉默。
半晌之后,统领全国税收的尚书左丞申绍回答:“大约……400万铜币!”
慕容霸随即看了一眼申绍,心道:可以啊,他对心算还挺精通的。
——轰!
朝堂上,彻底骚动了。。。。。。
这下,殿上的朝臣们可是震了。
其实,要说盐政弊端并不是秘密,大燕曾经从开国一直到秦国苻坚灭燕,几任燕国皇帝都曾经大力整理盐政。
然而,盐税经过好几次的改革,但是,其间的弊端却始终无法杜绝。
到最后,最后一个燕国皇帝慕容暐都已经没有气力再整顿盐政了。
此时,作为财政部长的尚书左丞申绍的额头已经渗出细汗了。
盐运使可足浑禄也是脸色铁青。
照尚书左丞申绍所说,每年的盐税大概是400万铜币,但实际收上来的,只有他说的一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kuai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