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五分钟后开始行动。&rdo;
&ldo;好。&rdo;
平常很少写字,信史疲累地将铅笔丢下。地图的背面,大量的字简直就像是电脑的通讯指令一样,排得密密麻麻(真实的,与其要用铅笔写字,倒宁可敲键盘打字要好多了。如果阿丰他也会打字的话,就可以用powerbook150来笔谈了)。
最后信史再次握着铅笔,补充写道:
「这不能算是很理想的计划。平安无事脱逃的可能性也很小。不过,我也想不出其他的办法了。」
松松肩膀,看着阿丰的脸。
阿丰露出微笑写道:
「也只能这么做了。」
[残存人数22人]
1影射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tt。
2班上一共四十二个学生,影射四十二行圣经。
3shiroiwa为城岩的日文发音。
4硝酸铵的化学式。
【
应该更新之前就先说明的,我忘记了,这一章的内容包括三村等人手写的和说出来的话,在原文里面都是用竖版双引号括起来的,只不过通过字体大小体现区别。不过我录入的时候就没有改换字体大小,用横版双引号&ldo;&rdo;括起来的是他们说的内容,用竖版双引号「」括起来的是他们写的内容,以后的章节也是一样。
我觉得小说里面的描写相对可信一点,电影里面啊,三村只是对着镜子看了五秒就发现项圈里面有窃听器了,可能是为了体现三村的能力,但那也太离谱了。我当时看电影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政|府的窃听水平也太烂了吧,都不用看项圈内部,只是对着镜子看外表五秒钟就能被发现的窃听器,到底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啊。
我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对圣经的了解大概也就和普通人一样,说实话看大逃杀才知道四十二行圣经这个名词(怎么都觉得有点像八部四十二章经),刚刚百度来一下,同样不知道的人可以参考:《四十二行圣经》是西方第一本印刷书籍,也是世界最早的《圣经》印本,又称《古登堡圣经》、《马查林圣经》。由谷登堡于1452~1455年在德国美因茨用哥特体印制而成,因每页两栏,每栏均为42行,故名。与当时多数书籍一样,为了逃避检查、隐瞒抄本来源,故此书既无首页,也不标页码。它是西方活版印刷术发明初期优秀的古版书代表。当时印了185-200份,保存到现在的还有47份。
】
44
北部山地的南侧,一名男子坐在覆盖着厚实绿意的斜坡一角,左手拿着的小镜子,右手拿着梳子,仔细梳理前发高耸的飞机头。其实自游戏开始以来,包含女孩子在内,三年b班中能表现得这么悠闲自如的,恐怕也只有他了。不过这也难怪。与他粗犷的容貌不相配的是:他其实是个极度重视外在仪表的男孩。b班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正确的理由,但同伴们都叫他&ldo;小月&rdo;,不,以现在这个时间点来看,这位曾经被这么称呼的男孩,其实……
是个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