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茶馆里顿时炸开了锅,众人纷纷表示担忧,对土地国有化的恐惧愈发浓烈。
在一处豪绅府邸,庭院深深,几位当地有头有脸的豪绅正聚在宽敞的厅堂里议事。
家主周鼎铭面色阴沉,手中的折扇重重地敲在桌子上,打破了原本凝重的气氛。
“这土地国有化,分明是动了咱们的根基!”
周鼎铭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河南那边已经开始了,谁能保证咱们这儿不会有样学样?”
吴睿韬连忙附和道:“是啊,我听闻京城有不少大官都极力反对这事儿,咱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得想想办法。”
正说着,一名下人匆匆走进厅堂,神色恭敬地禀报。
“老爷,有个自称从京城来的人求见。”
众人先是一愣,而后相互对视一眼,眼中均闪过一丝狐疑,可又隐隐觉得这或许是个转机,于是赶忙吩咐下人将人带进来。
来人一进屋,便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
随后,他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双手捧着,递到周鼎铭面前,压低声音说道,“周老爷,这是我家大人的来信。”
“至于我家大人的身份,还是暂不告知您为好。您先看信,看完便知其中缘由。”
周鼎铭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他盯着来人看了片刻,才缓缓伸出手,接过信。
接着,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字迹工整,可内容却让他的脸色愈发阴沉。
信中详细阐述了河南土地国有化对豪绅利益的冲击,言辞恳切地指出,若不及时阻止,这场土地国有迟早会波及湖广,让他们这些豪绅积累多年的财富和尊贵地位岌岌可危。
信末,还隐晦地提及了一个周密的计划,让周鼎铭联合周边豪绅,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哄抬粮价,制造粮食短缺的假象。
同时在民间散布谣言,将河南描绘成一片混乱不堪、民不聊生之地,以此来抵制土地国有化的推行。
周鼎铭看完信,沉默了好一会儿,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随后,他将信递给旁边的吴睿韬。
众人依次传阅,随着信纸在手中传递,屋内的气氛愈发凝重,陷入一片死寂。
许久,周鼎铭打破沉默,“吴兄,这信中所言,倒也在理。”
“若真让土地国有化在湖广落地,咱们怕是要遭受惨重损失,几代人积攒下来的家业,说不定就此毁于一旦。”
另一位豪绅陈德昭面露犹豫之色。
“可这事儿风险实在不小啊,万一被朝廷发现,咱们可吃罪不起,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周鼎铭冷哼一声,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他将手中的折扇狠狠一合。
“怕什么!如今京城都有大官站出来反对,这说明咱们并非孤立无援。”
“再者,只要咱们行事足够隐秘,朝廷一时半会儿也查不到咱们头上。”
“机不可失,咱们得抓住这个机会,保住咱们的家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着,权衡着利弊。
最终,在周鼎铭的极力劝说下,众人达成了共识,决定按照信中的计划行事。
周鼎铭转头,目光紧紧盯着送信人,郑重其事地说道,“你回去告诉那位大人,就说我们定会按照他的吩咐照办。”
“只是此事若能成功,还望他日后在朝堂之上,多多提拔提拔我等家族的子弟,也好让我等有个依靠。”
送信人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仿佛对周鼎铭的请求早有预料。
他从容不迫地点头应下,而后恭敬地告辞离去。
待送信人一走,周鼎铭等人立刻围坐在一起,商议起具体行动方案。
他们深知此事关乎重大,必须谨慎行事,稍有差错,便可能万劫不复。
周鼎铭率先开口,“咱们得先联络周边几个县的豪绅,共同组建一个秘密联盟。”
“只有团结起来,咱们才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实施计划。”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然后,咱们共同出资,尽可能多地收购市面上的粮食,囤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