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吉祥如意藏语怎么说 > 分卷阅读306(第1页)

分卷阅读306(第1页)

安侯府,武安侯府是百年勋贵家族,不好得罪,张家就给她家一碗安生饭吃,反正也养得起。二十两烧埋银子虽是我给的,实则西府崔夫人当时也点了头,算是过了明路,我可不敢拿官中的银子白送人情。”

“昨天长生丢了,晚上就找到了,武安侯府也暗中出了不少力气吧。”

老狐狸门儿清,如意说道:“嬷嬷料事如神,佩服佩服!确实是武安侯府出了大力,才那么快找到长生的——今天我来找嬷嬷出山,也是跟武安侯府有关……”

如意就把九指得了心疾,家里有难处,以及武安侯府想要把九指一家三口赎回、以及崔夫人的态度都跟来寿家的讲明白了。

“……崔夫人说,这事她不能自专,得下午去问老祖宗,实不相瞒,我是想促成此事,一来张家少养一户人家,也免去了一些麻烦,二来武安侯府也能方便照顾血亲,三来胭脂是我一起长大的好友,我希望她将来能够有个更好的去处。”

“但是,我年纪小,资历浅,我的话在老祖宗那里没有份量,少不得来请您老出山,帮忙说和。”

如意态度真诚,来寿家的一瞥长长的礼单,年礼送的用心,且还有吉祥这个七品军官亲自来请,面子里子都给足了,有些心动。

来寿家的说道:“下午我去一趟颐园,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这事我可不敢打包票啊,还是得看老祖宗的意思。”

老狐狸都不会把话说的太死,能这样已经不错了,如意说道:“好,那咱们下午松鹤堂见。”

吉祥如意走了之后,来寿家的把家里过节的东西翻了一遍,她每年都在家里过年,腊月二十九突然跑到颐园有些突兀,得找个由头去见老祖宗嘛。

老祖宗喜欢家乡沧州的风味,沧州物产丰富,但无论是小枣还是鸭梨,老祖宗有消渴症都不能吃这些太甜的东西。

挑来挑去,来寿家的看中一坛子沧州的冬菜,是用白菜帮腌制的小咸菜,吃起来脆生生的。

来寿家的夹了一筷子尝尝,嗯,就这个了。

回去的路上,吉祥问如意:“怎么郑纲找你说这事?我们两个都是豹子营的,同袍两年,互相怀疑对方知道胭脂的家世,但都没有捅破,没想到他第一个对你说开了此事。”

吉祥那个醋啊,把街上喧嚣热闹的年味都快变酸味了!

如意说道:“就恰好碰上了呗,为了胭脂一家,尽我所能罢了。”

“为了胭脂一家”,吉祥听了,方收了醋意,“九指叔有了心疾,一家子集全了老弱病残,就胭脂一个全乎人,偏她平日不在家,此事确实不能再拖了。我和郑纲同袍两年,并肩作战,他人品不错,侯门世子,一点架子都没有,胭脂一家有他的照顾,应是放心的——倒是你,红霞要跟着二小姐远嫁南京,胭脂如果出了府,你在颐园又少了个朋友。”

如意说道:“没事的,胭脂只是出府,她人还是在京城的。至于颐园,我人缘好嘛,有王嬷嬷当靠山,松鹤堂芙蓉姑娘、外头的来寿家的平日都向着我,秋葵也渐渐上手了,差事越来越顺手,再说园子里现在只有老祖宗和三小姐了,都好伺候。胭脂出了府,脱了奴籍,她的前途就不一样了,我乐意看到朋友往高处走。”

吉祥知道如意多么想脱籍,说道:“我懂的,大家互相帮忙嘛,你帮胭脂,将来我……我们也会帮你的。”

nbsp;如意点点头,“我们这样的家生子,生来就任凭宰割,不互相帮忙就死路一条,就像寻找长生,凭谁一个人都做不到,就是那郑纲贵为武安侯世子,也休想独自救长生。”

回到四泉巷,如意翻箱倒柜,把老祖宗以前赏给她的衣服首饰拿出来穿戴好,比如去年因接待远道而来的贵客王延林而赏的珍珠头箍。

如意把珍珠头箍戴在头上,穿着银红缎面出风毛貂鼠皮的袄子,珠光宝气。

如意打扮好了,瞧着天色差不多了,就去了崔夫人那里等,一道去了颐园松鹤堂。

松鹤堂里,来寿家的故意早来一步,把沧州冬菜献给老祖宗,“……知道老祖宗什么都不缺,我中午吃饭的时候尝着这冬菜,就像在沧州时的味道,就给老祖宗送过来了。”

老祖宗尝了尝,点头说好吃,要芙蓉把冬菜坛子收好,“……早上佐餐的时候吃。”

芙蓉命粗使丫头把咸菜坛子抬到颐园大厨房去,私底下跟花椒说道:“这来寿家的真是烦人,老祖宗的消渴症不能吃甜,也不能吃太咸啊,非送这个劳什子,到时候我们这些人又要劝,就顾着讨老祖宗的好,不管我们死活。”

花椒也很无奈,“真是奇怪,明明都回家过年了,这会子巴巴送了坛咸菜来。”

来寿家的和老祖宗闲聊外头的新闻,“……那长生一天就找到了,拐子被送到顺天府衙门,闹得满城风雨,家家户户都看紧了孩子,就怕被拐子给拐了。”

老祖宗说道:“拐子可恶,这大过年的搞的百姓家提心吊胆,都不敢放心让孩子上街,人人自危。”

来寿家的附和道:“谁说不是呢,大过年的给人添堵,该死该死。听说那拐子是在澡堂里把长生拐走的,九指年纪渐大,有了心疾,在澡堂里憋得晕过去,才给了拐子可乘之机。”

衰老和疾病最能让老祖宗感同身受,来寿家的一席话戳动了老祖宗的内心,不再把这件事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老祖宗感叹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老了,疾病不请自来,躲不过去的,不能怪当爹的。幸亏找到了,要不,一辈子都困在悔恨里走不出来。”

话音刚落,外头丫鬟说道:“崔夫人和如意姑娘来了。”

来寿家的听了,心道:如意啊,这个灶我已经给你烧好了,怎么下锅炒菜就看你自己了。

如意跟着崔夫人身后进来,老祖宗瞧着如意的穿戴,觉得有些眼熟,问芙蓉,“如意这一身好像在那里见过。”

老祖宗的记性一年不如一年,不过,老祖宗的东西都经过芙蓉的手,芙蓉是记得的,说道:

“从珍珠头箍到皮袄,都是老祖宗赏她的,那时候老祖宗说珍珠这个东西在妆奁里放长了就变成鱼眼珠,不如赏给女孩们戴着漂亮,咱们看着也养眼。”

“哦,我记起来了。”老祖宗点点头,“我说看着眼熟呢,原来是我的旧物。如意穿戴起来就是好看,珠光宝气,不像丫鬟,倒像是谁家千金小姐似的。”

如意忙道:“我可不敢当,我就是老祖宗的丫鬟,承蒙老祖宗厚爱,得了您这些好东西,这过大年的,打扮的喜庆隆重,老祖宗瞧着也高兴。”

“老祖宗真是又慈悲又大方,舍得给丫鬟放赏。”来寿家的照旧在一旁插科打诨,“我恨我自己没有晚生个几十个年,我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