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吉祥如意藏语怎么说 > 分卷阅读275(第1页)

分卷阅读275(第1页)

吓得在井亭了杀鸡宰鱼的鹅姐夫赶紧洗了手过去迎接,“哎哟,我的青天大老娘啊,劳烦您又跑一趟,有什么事情您吩咐就行了。”

鹅姐夫身上有鸡毛,裤腿有鱼鳞,儿子和如意一回家,他就忙前忙后,脚不沾地,想把两人养胖一些,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家庭主夫。

别人不晓得鹅姐夫赚了多少钱,但是来寿家的门儿清啊,她在鹅姐夫这里投了五千两银子,赚了四万五千两!所以来寿家的掐指一算,就晓得鹅姐夫也是小富翁,就是藏富罢了。

来寿家的笑道:“什么吩咐不吩咐的,咱们的交情可不浅啊,快别说这种话,听起来怪生分的——我就是来瞧瞧大侄子。”

想当年,鹅姐为了给如意寻门路,也是费了好多心机,在一个飘雪的夜晚,特意要鹅姐夫驾车“偶遇”回家的来寿家的。

鹅姐夫驾车送了怕冷的来寿家的回家,来寿家的不想欠人情,就指了承恩阁这个“冷衙门”,要如意去这里当差——这里更容易混出头。

以前鹅姐一家巴结来寿家的,给如意找门路。现在轮到来寿家的来鹅姐家里,为孙子官哥儿找门路。真是风水轮流转。

来寿家的如此有诚意,鹅姐和鹅姐夫请她上坐,把正在如意家里劈柴禾的吉祥叫回来招待贵客——人家来寿家的指明要看“瞧瞧大侄子”嘛。

来寿家的开门见山,“晓得你难得回家一趟,我就不啰嗦了,实则是为了我那孙子来寻门路的,我就问问,像我们这种人家,如何走武官这条路?文官要等三代之后才能参加科举,在我闭眼之前,是看不到家里有人当官的。”

吉祥问道:“官哥儿多大?有练武的底子么?”

来寿家的摇头说道:“没有,他五岁开蒙读书,现在十岁——不过,他现在开始习武还来得及吧?”

吉祥说道:“练童子功肯定有些晚,但也不算太晚。像官哥儿这样正经读过书的人,其实可以考武举的,武举有一项是策论,要写文章,像我这种没读过的书肯定考不过。”

又道:“当今正德皇帝崇尚武德,很重视武举,在正德三年的时候,就颁布了《武举条格》,和科举的乡试一样,都是秋天的时候考。只要家世清白,没有作奸犯科之辈,文韬武略都懂一些,没有什么追溯到三代不得为奴的苛刻要求,都可以报名比试。”

“就像骑射,九发三中就算过关,反正比我们豹子营选拔简单多了。具体还要考什么,我就不太清楚了,您老去找考过武举的人打听,官哥儿毕竟还小,如果他有心走这条路,找几个武师练几年,说不定能够考出来,考出来武举之后朝廷就会授官,这比我们当兵强多了。”

都当过家奴,吉祥靠自己得了官身,也尽力拉拔一下想往上爬的同类。

来寿家的听了,觉得有希望,便回家张罗此事。

鹅姐依然要鹅姐夫驾车送来寿家的回家,如意把如意娘刚炸出来的洋芋片包起来,送到马车上,给来寿家的带走。

鹅姐和如意目送着马车消失在巷子口,很是感叹,“都是为了后人的前程四处奔波,希望一代比一代强。幸亏你当初说动了我让吉祥参加豹子营选拔,昨天看到吉祥穿着斗牛服神气的样子,我晚上都不曾好睡,差点把吉祥这孩子耽误了。”

三天假很快就过去了,如意把娘炸的洋芋片带进了颐园,分给了胭脂红霞等人,园子里就没有不爱吃的。

王嬷嬷自打回到颐园之后,晚上就不住值房了,若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下午就早早的回家,和丈夫王善相伴,反正如意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这一回王嬷嬷养病半年,一直是丈夫王善贴身照顾,外甥女腊梅也时常过去陪伴,但腊梅已经嫁人,有时候也要回家看看。王嬷嬷和王善的相处从最初的疏离别扭,到慢慢习惯。

两人的关系倒不是旧情复燃、老夫老妻聊发少年狂什么的,更像是多年的亲人或者是朋友,王嬷嬷的眼病让两人明白了其实岁月并不漫长,他们已然老去,正在走向生命的尽头,只要不是相看两厌,两人其实可以相伴度过余生。

失去孩子的痛苦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变成一种羁绊,夫妻两人一对眼神,就明白对方心里想着什么,沉默着拍一拍的对方的手:是的,我明白你此时正在痛苦,我也是。

三个月后,秋去冬来,季风起,杨数和鹅姐夫又带着众人给的本钱南下组建了商队,下了西洋,这一去,估计又是三年多才能回家。

东府里,秋租收上来了,年底算总账的时候,夏收又带着通州宝庆店四万银子的利润回来了。

二小姐张言华果断凑了五万两银子,全部还给了西府!

周夫人不理解女儿为何要这么做,“秋租加上宝庆店的利润,统共就七万两,你还西府五万,就剩下二万两,眼下要过年,下一次收入要等明年收了春天的租子,这点钱花起来捉襟见肘,府里的下人都怨声载道的,你还三万就不行了,剩下两万明年再还,反正西府有钱,又不着急等这些钱用。”

张言华说道:“父亲的脸伤已经养好,可以出去见人了,这一出去,就得花钱。我得在父亲把钱库里的钱拿走之前,抢先把钱都还了,无债一身轻。”

“剩下两万要过年、过日子,还要熬到明年收春租才有新的进项,我就不信父亲还执意把这些钱都花掉——如今皇上一直没有批下五万盐引,就是不给咱们了嘛,如此一来,父亲就没有理由再找西府借钱,借了拿什么还呢?皇上拒给盐引,人家西府又不是冤大头。”

“你——”周夫人被堵得说不出话来,这也就是有老祖宗撑腰的亲闺女敢这么做,断了亲爹的后路。

否则,她也好,大儿媳妇夏氏也好,都是万万不敢用这种手段“对付”一家之主的。

夏氏的病已经痊愈了,东府欠债也清了,张言华本打算把在年底把管家之权交还给大嫂,可是夏氏病愈之后立刻诊出了喜脉,且怀像不太稳,需要静养。

老祖宗发话说,要夏氏安心养胎,张言华继续主持中馈。

次年开了春,如意收到苏州王延林写的信,她嫁给了朱希召。朱希召带着她在各地游历,抄录宋元两代状元们的墓碑,打算编写两本状元录,王延林跟着夫婿游山玩水,吟诗作画,神仙眷侣般。

如意很为王延林高兴,女子能够走出去多么不容易啊。

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定国公府传来喜讯,定国公夫人张德华生下一子,母子平安。

把老祖宗高兴的,下令十里画廊连续点灯三夜,庆贺重外孙的到来,从此百年定国公府也有张家人的血脉。

夏天到了,又入了秋,又是一年的中秋节,东府二小姐张言华和魏国公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