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太爷管不了孙子,只得去内室里歇着。
杨老太爷和杨蟠住进来之后,常家服侍周到。上上下下就想在伺候自家长辈似的,杨老太爷越来越觉得在京中住的精神焕发。
杨蟠也不想走了,大大方方地在园子里玩乐。
这样几天下来,祖孙两个坚定了一个信念,定要在京城扎根落脚。
杨茉每日过来给杨老太爷请安,坐下来之后,杨茉突然想起来,“老太爷若是过继给我一个兄弟,那……我的嫁妆要怎么办?”
终于说到钱,杨蟠眼睛雪亮。
杨老太爷道:“自然是要给你留出来。不能让你受委屈。”
“总要有个数目,”杨茉低声道,“也要立个文书说清楚。”
文书当然要写。只要杨氏不闹,杨老太爷就想找机会和常家商量具体数目。
“我有个要求,”杨茉低声道,“我想多要写嫁妆,还有。我要常家的婚约文书,正经的文书,让我将来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有个依靠。”
杨老太爷一下子从椅子里直起脊背,原来杨氏怕的还是不能正经嫁进常家,杨老夫人没了之后将杨氏托付给常家,杨氏在常家长大成人。和地位低下的童养媳没什么区别,尤其是娘家无依无靠,将来受了委屈也没有娘家人帮衬。
杨老太爷道:“我会出面和常老夫人商量。”
杨茉轻轻颌首。
……
杨茉才走。杨老太爷就急着叫人,“通报一声,我要去常老夫人那里。”
杨老太爷简单地将杨茉的话转述给常老夫人。
常老夫人虽然有些惊讶却又在意料之中,茉兰和亦宁这两个孩子是她眼看着长大的,许多事她心里最清楚不过。
“自然不能光有口头应允就成亲。”常老夫人微微一笑,“我们是大族。一样礼仪也不能少。”
杨老太爷心里一阵轻松,只要杨氏先松口过继,不管她要什么都可以给她,一旦这些做成了之后,接下来的事就由不得杨氏。
常家要的不过就是脸面,就算不要这门亲事,也不能由杨氏提出来。杨老太爷深知常家的心意。
常老夫人道:“那就按照礼数来吧!”说着让陈妈妈,“去将大太太叫来商量。”
常大太太很快来到常老夫人屋里。
常老夫人笑着道:“要给亦宁和茉兰落个文书了。”
落文书,常大太太不由地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