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喝了一口茶,说道。
&ldo;传,违命侯觐见!&rdo;甄公公的拂尘一动,阴阳怪气的嗓子下了命令。
李煜进来先行了君臣之礼,起身说道:&ldo;陛下,李太师没有收受微臣的银票。&rdo;
&ldo;哦?&rdo;赵匡胤笑了笑,说道:&ldo;看来,朕这个兄弟还是不错的。&rdo;
&ldo;是啊,陛下!李太师绝对不是那种贪赃枉法之人。&rdo;李煜低着头回道。
&ldo;恩,朕知道了。李煜,朕的密令你没有给别人看过吧?&rdo;赵匡胤闭着眼问了一句。
&ldo;回陛下,微臣在前来途中收到您的密令之后,便没有对任何人说过,那密令微臣也没有给任何人看过。&rdo;李煜跪下说道。
&ldo;恩,朕其实也不想打仗。好了,不说了,你权且回去休息吧。&rdo;赵匡胤大手一挥,李煜便出了南书房,径自回府休息去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秋天到了。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死在春秋之季,不是偶然,而是有科学的必然性。春长秋削,季节轮换,人身体的免疫力也会随之缩水。更何况,皇帝天天是山珍海味,还有后宫三千佳丽。
这个秋天发生了很多大事,其中最重大的事情就是??赵匡胤驾崩。
自从李煜来了以后,赵光义又露出了色相。因为李煜的夫人小周后实在是太漂亮了,足以与当初的花蕊夫人相提并论。
不过遗憾的是,赵光义此时还不是皇帝,他不敢公然去调戏小周后。因为他还有一个二哥,压在他头顶上的皇帝??赵匡胤。
赵光义做皇帝的想法越来越重,甚至连晚上睡觉做梦都梦见自己当了皇帝,而且此时的赵匡胤还为未册封太子,这也为赵光义提供了一个莫大的机会。
南书房。
&ldo;陛下,微臣斗胆向陛下启奏。&rdo;李然弯腰施礼道。
&ldo;太师有话直说便是。&rdo;赵匡胤低着头,正在练习书法。
&ldo;请陛下尽快册封储君,以安天下。&rdo;李然很淡定的看了一眼赵匡胤。
赵匡胤笑了笑,没有抬头,说道:&ldo;太师是否听到什么传闻?是德昭还是德芳?朕最近可是听说他们二人与你走的都很近啊!&rdo;
&ldo;两位皇子均有作为,无论陛下册封谁为储君,都是我大宋的一件幸事啊。&rdo;李然的语气似乎有点恳求的意思。因为李然知道,再过不久,赵光义就要篡位了。
赵匡胤把毛笔放在一边,坐在椅子上,对着李然说了句:&ldo;太师,坐!&rdo;
李然坐定后,只听赵匡胤说道:&ldo;太师今日为何提起册立储君一事?&rdo;
李然当然不敢说你过不久就要生病,然后赵光义趁你还没测力太子的疏忽就要篡位这种话。况且,就算说了,赵匡胤也不一定信。
李然摇了摇头,道:&ldo;微臣并未听见什么传闻,只是觉得册立储君一事有好处,而且还能防患于未然。&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