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听见声音也出来了,见秧苗手里还提了一大包的东西,接过来一看“哇,秧苗咋买了这么多东西,有糖,麻花,还有两包子。”“小姨,这是送你的”“哇好好看的花头绳哦,还有个小镜子呢,谢谢秧苗了哈。”“秧苗,有没有三舅的份呢?”不知什么时候三舅也过来了。“有的,喏给你。”“哇,这是什么,居然是《说唐》”三舅高兴的不得了,连连称赞秧苗懂事厉害。秧苗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现在虽然是花了一块五才买来的一本二手书,但等三舅当兵去了这还不是的归自己,而且听小姨说他还有好多的小人书,现在有了一块敲门砖,到时候想必他也不好意思拒绝我的。充实的年关充实的年关外婆这时候正在做饭,秧苗扛了一个麻袋进来,里面装了一个头发罩子(以前的女人将头发挽起来再用头发罩子罩住,用篦子卡住,既稳当又美观)。秧苗见外婆扎头发的橡皮筋都坏掉了,整天埋头干活,花白的头发显得非常凌乱。口袋里面还有三双黄胶鞋,一双外公的一双外婆的还有一双给二舅。至于大舅和大舅娘就请吃麻花水果糖好了。就这样,秧苗一共花去了六十多块钱,虽然很心疼,但是自己吃住都在外婆家,这个世界上没有理所当然的事情,既然他们对自己好,自然得有所表示。或许现在他们认为自己是他们的外孙,是应该的,但这都是有限度,所以她不能把别人对她的好当成是天经地义的。人需要有感恩的心,需要有责任心。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的高兴,兴致勃勃的谈天说地,也不时的提到秧苗。吃完后秧苗跟着外公来到院子里学编背篼,开始外公不让秧苗碰竹篾,怕把她收割到。一看秧苗的小手,干瘦干瘦的,上面不满的老茧,这哪里是小孩子的手呢,虽然农村娃没城里娃娇贵,这得做多少的农活才弄的成现在这样子啊。外公稍微感叹了一下,心道也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庄稼人要的就是能干活,这样以后才能好生活下去。”外公这才慢慢给秧苗讲些竹编的要领。竹子要老的才好,纤维密实,像编背篼这些都是最简单的竹编,只要将竹子剖开,划成手指宽,再踢去黄蔑,让竹条软硬适中就好。然后开始搭架子,架子打好就用细蔑一扎一扎的绕上去就行……秧苗用外公不要的竹尖部份来自己试着编一个小背篓。从剖蔑条到搭架子,到一圈一圈的编制,秧苗在两天后终于编出一个小背篓出来。背篓一尺半来高,秧苗的小手刚好抱的过来,上面套上绳索背在背上刚合适。外公看见秧苗的劳动成果也称赞了一句“秧苗是个当篾匠的料。”以后秧苗再在旁边学的时候外公就讲解的更细致了。张强在腊月二十六回来的,还破天荒地提了一大包的年货,一到家就“儿子,儿子”的喊,还非常兴奋抱在怀里亲了又亲“老子终于也有儿子了。”玩闹了一会,张强回头问秀云“秀云啊,我家儿子取了名字没有?”“还没呢,这不就是等你回来取么?”“嗯,我在火车上就想好了,叫张志宏吧,我家儿子要志向宏伟,哈哈!”“好,志宏这个名字好。就叫志宏吧。”秀云附和道晚上吃完饭,等秀云收拾好碗筷,奶奶去喂两头小猪仔。张强拉过秀云道“喏,这是给你的。”从内衣兜里摸出一沓红票子放到桌子上。“呀,今年挣了这么多!”秀云惊喜的拿起来一数共有十二张,那就是一千两百元呢,秀云还是仙缘仙缘秧苗能非常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并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她在外婆家这几天就能很好的融入这个新集体就能看的出来。她没有像其他小娃子那样淘气,或是找大人撒娇或是到处惹是生非,或是漫无目的的整天游荡,其实对于一个不到四岁的小孩子来说,即使调皮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秧苗不是,她很好的把握住了在外婆家的机会,不断的像身边的人学习,不断的让自己充实强大起来。她的懂事,她的勤快让大人们都觉得很舒心,在那个年代,即便是亲戚,一个小孩子整天的白吃白住,日子久了也会厌烦的,但是秧苗的到来,没有让外婆一家感到一丝负担。当外婆洗衣服的时候,秧苗会主动和外婆一起洗,看着小胳膊小腿的,但是动作非常娴熟利索;当外婆煮饭的时候会主动去烧火或是剁猪草;而且跟着外公学习篾编后还编制出了两个像模像样的筲箕,平时外公都是不削于编这些小东西的,外婆说了几次以前的筲箕都用破了,而秧苗编出来的正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