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莲花!&rdo;王叔和回应,&ldo;它可综合重生糙的药性,不过花期为一日者,才可入药。前些年,我所栽种的,花期都并非一日。&rdo;
&ldo;我去种吧!&rdo;小史执起若林的手,&ldo;如果我去,花期一定是一日。&rdo;
两人的绵绵情意令在场另外两人顿感尴尬,王叔和轻咳道:&ldo;栽种前,你还是先将自己病治好吧!&rdo;
回到里屋,王叔和取来一个白玉瓷瓶,小史接过后拔塞就要饮。不料若林忽然抓住他的手,像是有些担忧。
小史贴上他的耳鬓,轻轻一吻,接着仰首饮下炼制为露的重生糙。
重生,往往须要经历烈火的焚炼。药露一入口中,所到之处,无不钻心剧痛,仿若一把大火,一路焚烧而下。
&ldo;呜……&rdo;
喉咙处泛滥鲜血,小史用手捂住口部,指fèng间仍是不断溢血。剧痛如狂风一般,从食道袭卷到胸腔。
他一再忍痛,不敢大声呻吟,要是让若林听到,一定会吓坏的。
小史痛得蜷缩在地,眼泪顺颊滑落,并非为自己而流。
这就是你所经历过的吗?一张美丽的容颜究竟用去了多少重生糙?流尽了多少眼泪?承受了多少痛苦?我的若林,谁把你伤成这样?
次日醒来,已躺在了若林怀里。小史伸手轻轻抚上他的脸颊,若林也醒了,抱紧小史,在他的白皙的肩膀上写道:王大夫说淤血已全部排出,只要静养几天,就可痊愈了。
小史哪还等得到痊愈,当日就找王叔和要来莲子,前去茅屋后面的荷塘栽种。
莲花一般六月开花,现在正是栽种的上佳季节。荷塘尚还干涸,将去年的莲藕连根拔除,种下新的莲子已耗费了整整一天。
王叔和虽隐居深山,但对外界还是有所耳闻。
他此生最恨动乱朝政,弃百姓于水火的人。对主使晋朝浩劫的小史更是素无好感。此刻见他不顾劳顿,辛勤种花,王叔和对他的印像也有所改观。
当日在谷底救起若林时,他已遍体鳞伤,但他性情温和善良,竟令自己甘愿用重生糙为他复原。几经挣扎,若林总算恢复了容貌。四年间,他从未开口说过一句话,也没有复明。王叔和知道这病已非自己能力所及,世间只有一人才可让他解脱。
日复一日,小史原本纤细的双手已磨出了茧子,但只要望见塘中小莲露出的尖尖细角,就感心慰不已。他托张翰捎信给陈伯和小鱼儿,告知一旦若林病愈就会归来。
张翰回来时,身上衣衫已被扯破,连连抱怨那一老一少过于激动,要不是他一再诉说若林要好好养病,他们早已跟着一同来了。
小史与若林不禁暗笑,这两个人还是这样性急。
转眼间已至初夏,小史搀着若林外出散步。
王叔和忙着整理糙药,见他手忙脚乱,张翰上前帮忙,心里突然掠过一个念头,抬首问道:&ldo;叔和,又不是晒药季节。你整理起了药材,莫非是同意跟我出山了?&rdo;
王叔和不理他,自顾自搬运着药糙。
张翰知道他的脾气,也不再问,自言自语道:&ldo;唉!你跟我出山当然最好,不过若林的声音和眼睛还没恢复,没想到天下还有王神医治不好的病!&rdo;
王叔和性格冷冽高傲,无法忍受别人质疑他的医术,转身道:&ldo;这四年来,我一直在为他医治,重生糙绝不会无用,唯一的可能就是若林自身不愿痊愈。要问天下哪种病我无法医治,也只有心病了。&rdo;
病源、良方一一列出。
解铃还须系铃人。世间能让若林康复的,唯有那萦绕于他心头的人了。
张翰显得有些吃惊,诧异道:&ldo;你的意思是说若林的眼睛和喉咙,或许早就好了,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rdo;
王叔和不答,破天荒地露出一抹笑容:&ldo;你不是要请我出山救人吗?这些糙药,我可不负责搬!&rdo;
清晨醒来,小史寻遍整个茅屋也不见张翰与王叔和两人。
若林在他手心写道:他们都是性情中人,不辞而别一定是觉得不必再与我们住在一起了。
小史听张翰说过,此次来找王叔和的目的,心想定是王叔和已同意复出行医。转念一想,大夫已走,是不是代表若林的病就快好了。
他连忙搀扶若林走到屋外。
谷底晨雾缭绕,迷朦中的荷塘闪现微红光亮,犹如星星般璀灿。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ldo;若林!开花了……莲花开花了……&rdo;小史颤抖地指向荷塘对他说道。
若林轻笑,紧紧地拥住他。
想起若林即刻就可重见光明,小史立刻搬来竹筏,划到塘中央,静静守着盛开的莲花。伸手触摸这比生命还要珍贵的花瓣。
这一定是一日花期的莲花,只要候到傍晚凋谢前,将它摘下即可。
已过晌午,娇阳似火,小史只觉一阵阵犯晕。远远看见若林在塘边徘徊,连忙喊道:&ldo;若林,不要过来,前面有水!&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