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隐隐散发微光,内心思索着道法衰退。
按照如今的速度,大概五十岁左右,内力就会入不敷出,需要服用丹药弥补内力亏空。
这还是内力形成大循环的缘故。
五十五岁左右,内力亏空较大,丹药消耗的量更大。
如果此时还未学盗天功,那么就需要耗费大量资源了。
其实也没事。
内力不过是亏空,并未达到上品变成中品,中品变成下品的衰退。
这估计是七十岁以后的事了。
梁岳正在思索尸解后事。
这个年纪考虑尸解后事,属于是时机刚好。若是再老一点,到了六十岁以后,神魂开始衰老,基本是摆烂等死,准备尸解了。
必须留有一定真气,以此护道长生。
“天师六宝,六阳法阵。以此来护佑死后尸身不腐,不遭病虫袭害。”
天师印可以储存真气内力,以此来进行阵法运转。
所以宁阳子之事,可以不用担心。
“不过尸解选址……倒是一个难题。”
梁岳这次游历天下,也是为了尸解选址。
他有三种思路,一是在家族族地尸解,毕竟只需要六十年的时间,即可太一守尸,羽化复活。
不过风险有点大,相当于把身家大事寄托在后人的情操之上。
尸解人劫之事太过缥缈,但也不得不防,万一真有此事呢?
第二种思路是前往大禹秘境、豢龙地进行尸解炼形,此地足够隐蔽,只要放上足够的水、辟谷丹,死后重生,炼出内力即可。
第三种思路源于古代传说,这些年收集的典籍,记载了不少上古洞天之事。
上古神话中的洞天不是真正的山洞,而是独立于世外的小天地。
如果能找到这些小天地,即便它们没有了灵气,亦可用来守尸炼形,以待来世。
目前梁岳掌握的线索是秦始皇陵。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
后世学者喜欢用科学角度解释问题。
如果换成梁岳自己的角度,秦始皇陵会不会是洞天世界?
历史记载之中,项羽、赤眉军、曹操摸金校尉皆尝试过对骊山秦始皇陵进行盗掘,挖出过不少东西,但始终未探到主体地宫。
或许地宫在洞天世界。
不然大军一直挖,翻来覆去的找,总能找出来。
梁岳定下目标,随后闭目修行。
“慢慢来,时间还早。”
山风凉爽,鸟鸣祥和。
世外神人,养气炼形。
清晨,苏醒。
两人洗漱之后,又再次踏上游历之旅。
在鄱阳湖观水,临海观沧海。
庐山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好壮丽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