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的斯基联络员与楚云飞肩并肩坐在坦克上,问道:
“能不能跑快点?”
“这已经是全速了,这种重型坦克在公路上的最大时速才二十公里,在这种泥泞不堪、坑洼不平的地方,能跑得动就不错了。
旁边那些轻型坦克本来马力就小,又拉着高射炮,根本跑不快。”
现在气温升到了零上,土地解冻,道路确实难走。
斯基联络员看着,里里外外坐满人、如龟速般爬行的坦克,欲哭无泪。
就这样,想川罩罩四郎师团在周围几个城市乱窜,与独立旅玩起了捉迷藏。
小胡子向小岛大本营发来电报:
感谢你们不远万里派兵赶来支援,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派更多的兵过来。
接到电报,大本营有点懵。
这么多天了,福赐亲王和关东军一点消息也没有,难道他们还活着,并且打到了欧洲?
福赐亲王果然是一员悍将啊,冰天雪地、举目皆敌、没有补给,不敢想象福赐亲王是怎么活下来的。
他不给我们发电报,是不想让我们知道他所受的苦啊。
他一肩扛起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担,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另一个战场上打出了帝国的风采,展现了帝国的雄风。
必须大力加以宣传报道,提振军心、民心。
小鬼子的宣传机器发动起来,铺天盖地的报导。
宣传徐大洪在欧洲战场打开新局面,以弱胜强,取得新的巨大的胜利,把徐大洪夸成了战神般的存在。
小鬼子陆军省组织人手,准备写一篇长篇纪实文学报导徐大洪的事迹。
写手们细数徐大洪的成长历程,竟然真的无一败迹。
OJBK,尽情的无脑吹吧,谁让人家战无不胜呢,怎么吹都不过分。
此长篇纪实文学一出,轰动了整个小岛,福赐亲王几乎成为全小岛人的楷模。
下到八岁,上到八十岁,无人不知徐大洪的大名,皆对徐大洪顶礼膜拜。
徐大洪接到了谭雅传来的全小岛无脑吹自己的消息,一时间有些愕然。
我啥时候去新库兹涅茨克地区打仗了?
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华北方面军最后的独苗:想川罩罩四郎师团。
嗯,它们是我派去的,它们打了胜仗,自然是我的功劳。
徐大洪心安理得的看起了小岛对自己的吹捧文章,越看心里越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