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好几家作坊都被抓之后,大家这才的的确确的相信,报纸这东西,只有官府才能出售。
有人虽然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而且最让他们感到丢脸的是,被抓的这些作坊还以报道的方式上了京城日报。
“报纸不能私下出版售卖,不然就是违法。”这意思打的十分清楚,一时间,再无人敢违。
在报纸出现后的第十天,突然有一则消息登上了首页——贤王夫妇愿意建造一座图书馆,并且捐赠一万本书在图书馆里。
接着,下面的内容详细的解释了什么叫做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的作用,和图书馆条例规则。
老百姓们先不说,读书人看到这则消息之后,大多都无比兴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寒窗苦读,书籍与他们来说是十分珍贵的东西。
这图书馆能让他们免费进去看书,甚至还能抄书,这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喜事。
“也不知道我们到时候能不能看到贤王的笔记。”别忘了,贤王可是探花郎出身。若是能够拿到他的笔记,他们无疑离成功又进了一步。
这消息传开后,风清的名声总算是被洗了一波。若是说善人的榜单给带来好的名声,那风清这个就在好名声里又多了一丝清贵,谁让他们收买的是天下的读书人呢。
“这肯定是叶大人的手笔。”杨道应淡淡道,他和风清共事这么久,也了解他的性格,知道他不是喜欢这些花里胡哨的人,“当一个人爱惜起名声来,那说明他更难对付了。来人,去收拾个千来本的书给我也捐出去。”
这种好事,怎么能让风清独占。
他旁边,沈老一笑,同样吩咐人去做了。
有了他们的带头,不说其他人,朝中文武百官,谁不看在他们的面子上捐一些?
唯一异常高兴的是哪些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将,他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把书房里那堆破书给扔出去了。
贤王府动作十分快,头一天上报,第二天图书馆就被收拾出来了。第三天,朝中大臣和京城权贵们捐的三万本书就开始入库。
围观的群众们,只见一箱箱书被搬进去,一时间对里面充满了好奇。
第126章
“这具体得要什么时候才能进去看?”有读书人迫不及待的问道。
他们看到那些书,只感觉劳心劳肺的,恨不得现在就能看。
“你没看上面的公告吗?十天以后就可以了。贤王还真是说话算数,这么大的一座图书馆,说捐就捐,还能让我们免费进去看书。”
“就是。那么多大官,就贤王一个人为我们普通人着想。”
“说起来,贤王的凶名究竟是怎么传出来的?我仔细想了想,也没想出他有做出什么过格的事情。别不是杨阁老故意让人散播的谣言吧。”
听到这话的杨阁老毫不客气的放着风清的面就是一声冷哼,“贤王你这就有些不太厚道了。”找托就找托,把他给牵扯进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