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今天也没风啊,你又没骑马。”
“……”
……
东宫,周恭听了下人的汇报后,他阴沉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些。
“也就是说,叶风清去大理寺这么一段时间,一件案子都没办成?”
“回殿下,是的。”来回话的人也尽捡好听的说,“那位探花郎也就是脸长的好看些,人没多大本事。每天上了衙,喝喝茶看看书,就跟要考科举似的,什么都不管,现在下面怨声载道,都说要让您给他们换个上峰呢。”
大理石那群老奸巨猾的,知道太子不喜欢此人,便卖了太子这么一个号,把那些不好接手的案子放在探花郎面前。
只要你还想继续当官,最明智的选择自然是不碰这些。
你不去查,最多被贬到别处重新再来。但是一旦碰了,那可就是引火烧身,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他倒是有些脑子。”太子想到这些时日,他让人查此人的来历,却半点痕迹都没摸到,“不过到底是给父皇当差,可不能光拿俸禄不办事,你明天去跟他说,朝廷不养无用之人。他若是不把差事办好,那就收拾东西滚回晋西。”
“是!”
次日,叶风清一到官衙,就被上峰碰到给训了一通。
差不多大半个官衙都听到了大理寺卿丞那抑扬顿挫的训话声,沈平安缩了缩脑袋,给叶风清在心里点了炷香。
不过被训的当事人却没半点被训的态度,他在上峰喝茶的空档,甚至还能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确认道:“大人真要我来处理这些案子?”
大理寺丞见到他这表情,刚压下去的火立即又冒了上来,“不然呢?”他声音尖尖,“这里可不养蠢虫!”
“下官明白了,下官这就去办。”叶风清拿着那些卷宗对上峰作了作揖,转身走了。
大理寺丞看他淡定自若的模样,冷笑了一声,拂袖走了。
这事不到中午就传开了,在翰林苑过着养老生活的赵上清都摸了过来,问叶风清究竟怎么个打算。
“我看太子这是铁了心想弄你,你就算离开了大理寺,他也能有其他的法子让你在这里待不下去。”
“谁说我要离开大理寺?”叶风清看着手里的卷宗道。
赵上清一愣,指着卷宗道:“那你的意思……你不会真的要查这些吧,你疯了?!你知道这样你会得罪多少人吗!”
叶风清却是将对面上的卷宗递给他,“真是不凑巧,第一个案子就和你赵家有关。”
赵上清立马抢了过来,一看,还真是。
“叶兄,我们情同手足,又是生死兄弟,你应该不会这么铁面无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