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过了三天。
孝庄文太后作为开国第一后,自然这丧事是要不容小觑的,听说光是那一具棺木,康熙就调集光了南海沉香木。更不要说别的细节了。
因为是国丧期间,所以对外一切事情都是以简为主,民间嫁娶更是要延迟一年。
这一日,黛玉拿了经书,到院子中庭院中看书,正看着,却隐约听见一阵哭泣,黛玉好奇,借着那哭声过去,不知不解就到了一棵木棉花下,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子,在树下烧着纸钱,低声饮泣:“奶奶,今儿是你过去的周年了,如今宝珠也就只能这样祭拜你了,你生前最喜欢的就是木棉花,宝珠就在花下给你烧点纸钱。”
黛玉已经忘记有这么一号人了,若非她自报家门,黛玉是真的早已经忘记了,如今黛玉才想起,这人竟然就是那个宝珠,原本秦可卿身边的丫头,也算是康熙的密探。
黛玉打量宝珠,容颜不出彩,但是却有一股柔中带刚的感觉。
黛玉没有惊动她,而是宝珠自己看见了黛玉,微微行礼:“见过冷香阁主。”她似乎料到黛玉会在这出现一般,没有惊讶,只是很淡然。
黛玉看着宝珠:“你知道我在这里?”
宝珠微微点头:“居士走之前就看过我,说以后我若是想安稳过日子,就必须投靠阁主。”说着拿出了一封书信给了黛玉。
黛玉认得上面的字迹,正是那青衣人的,黛玉接过,缓缓打开,是青衣人的留言,也就是要黛玉好生照顾宝珠,既然是青衣人的嘱托,黛玉自然也不会拒绝,她看着宝珠:“宝珠,既然如此,你就跟了我吧,只是你最好换个样子,锦瑟。”黛玉对一旁锦瑟吩咐:“让鬼手再送一张面具来。”
锦瑟答应一声,就去了,黛玉知道如今的自己还没有多少能耐能够保护宝珠的,因此这种方法是最好的。
宝珠没有跟黛玉提起自己过去的一切,黛玉也没有问宝珠,她过去的一切,两人之间好似有一个默契,就是什么都不问。
才安排妥当了宝珠的事情,就见一个小沙弥进来:“师姐,外面有人求见。”
黛玉微微一愣:“是谁?”因为黛玉知晓,知道自己在这里的人也就是有限几个人,不明白是什么人找自己。
小沙弥没有任何迟疑:“是宫中的李总管。”
李总管?也就是李德全,在宫中,有总管两个字称呼的,也就是李德全一个。
黛玉微微沉吟,看来又是康熙那边多事了,黛玉不喜欢理会,不过她终究没有拒绝,她决定先见见李德全再说。
李德全是一身白色太监服饰,看见黛玉出来了,微微行礼:“见过妙玉师父。”看来李德全也是个明白人。
黛玉微微欠身起手:“李总管多礼,不知道李总管来此是为了何事?”
“皇上要奴才来带师父进宫,给孝庄文太皇太后念诵金刚咒,皇上说,不想让和尚道士污了太皇太后的清净,因此请妙玉师父去是最好的。”李德全公事公办的样子。
黛玉可不认为事情会这么简单,不过既然李德全这样说了,黛玉也不过沉吟一下,她可以拒绝,虽然这样等于得罪了康熙,不过她从来不认为康熙又认同过她,不过她不想让冷绝心为难,女人就是这样,没发现自己所爱前,黛玉可以没有任何顾忌,一旦发现某个男人入了她的心,她就会处处为他着想。
因此黛玉没有拒绝,只是让锦瑟微微收拾了一下,就跟了李德全进宫。
宫中早已经是一片素的海洋,不管是太监宫女还是后宫妃嫔,此刻都是一身素装,黛玉一身素白缁衣,一头长发依旧随意扎成一束,然后就用那沉香木簪子缓缓固定了。
李德全亲自送黛玉到了孝庄文太后生前住的慈宁宫,如今这里已经全然果素,孝庄文皇太后的灵柩早已经搬到前面正宫中,而黛玉要做的是先在孝庄文太后这宫中念经,然后才到孝庄文太后灵柩前念经。
孝庄文太后对于康熙的影响是很深的,因此康熙要求孝庄文太后的丧事一定是全然竟美。
“说,什么叫做陵墓积水,朕八百年前就说过了,太后的墓一定要好,要牢固,不能有一丝积水,如今为何会出现积水的,啊!”康熙看着朝堂上的百官,满脸怒气。
“工部侍郎呢。”康熙怒道:“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的,你们的工程就是这样完成的吗?”
工部侍郎的额头已经泛出了点点汗珠,他却不敢擦,只是有些话也不敢说。
“皇阿玛,这事情怪不得工部侍郎。”冷绝心此刻虽然也是一身白色,但是已经换上了皇子服,因此冷漠的脸上更多了一丝的尊贵。
“不怪他,难道怪朕。”康熙是怒不可赦的样子。
“是该怪您。”冷绝心,不,此刻应该称为胤禛,胤禛并不惧怕康熙的怒气,直接了当的指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