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生母是教导皇帝通人事的通房丫鬟,这类丫鬟都会提前喝下避子汤,谁料他的生母这般争气,仅是给陛下启蒙的那一夜,避子汤都喝了,丫鬟还是在两个月后被诊出了身孕。
到底是皇家子嗣,当时又是多事之秋,稀里糊涂就把孩子留了下来。
当年与七皇子有婚约的白家,起初并不满这个孩子,主母还未入府就先有了庶子,传出去实在难听,不过后来又传出消息说这通房丫鬟只是侥幸有了身孕,并不得宠爱,且日后也可去母留子,这才没解除婚约。
再后来,短短一年时光,局势巨变,七皇子摇身一变登上皇位,白家嫡女白妁葙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未来皇后,也就无人在意什么庶子嫡子了。
生母难产去世,大皇子的出生时机过于微妙,陛下身边并无妻妾,先帝刚刚驾崩,新帝须得守孝三月。大殿上,刚刚得知消息的新帝神色难辨,白大人原本想提出可让嫡女白妁葙提前入宫照顾大皇子,就见新帝忽得一笑:“诸位爱卿,朕喜得麟儿,今日便在此与诸位共酌一杯。”
白大人收回准备起身的腿,与同僚们共同举杯:“恭喜陛下。”
大皇子满月之日,赐名顾卓麟,被放在皇帝身边亲自教导。
即便是三月后,帝后大婚,同时选举了沈家与李家的姑娘入宫为妃,顾卓麟也始终在皇帝身边,不曾交由他人。
对于大皇子,皇后与两位妃嫔的感官都是极为复杂的。
在这后宫之中都需要皇子傍身不假,可是她们刚刚进入后宫,还没来得及怀上属于自己的孩子,难道就要将希望放在大皇子身上吗。
哪怕是皇后,哪怕大皇子得叫她一声母后,年仅十六岁的白妁葙也不愿在此刻就抱养别人的孩子。
她还年轻,日后何愁不会亲生的皇子,现在抱养他,也不过是让他白白占了一个嫡长子的名头。
种种原因下,大皇子在宫中的地位十分微妙。
皇帝对孩子其实并不上心,说是将人带在身边抚养,其实也就是由奶娘照看着将养在偏殿,平日里并不见面,偶尔想起来了便召过来看两眼。
相比于一年后出生的二皇子,大皇子在宫中的存在感很低,他的满月、周岁,都不曾大办,由于出生在年关,每年到他的生辰之日,宫中也都在忙着过年的诸多事宜,在没有生身母亲的情况下,没有人在意他的生辰。
他小时候也曾经羡慕过自己的二弟,他见过好多次慧妃娘娘将二弟抱在怀里的模样,也见过每年二弟的生辰,慧妃娘娘都要大办,还亲自下厨为他做上一碗长寿面。
二弟有慧妃娘娘疼爱,他的母妃又在哪里呢?
年幼的顾卓麟去找了皇后娘娘。
他知道二弟会叫慧妃娘娘母妃,知道二弟是慧妃娘娘的孩子,那么他喊皇后娘娘母后,他是不是皇后娘娘的孩子呢?
他满怀希冀地向皇后问出了这个问题。
彼时,皇后正在为子嗣苦恼,她与慧妃、贤妃同时入宫伺候皇上,皇帝雨露均沾,并不贪恋美色,每逢初一十五就在她的寝宫歇息,真要算起来,皇帝在她宫里的日子是最多的,可是慧妃入宫一月就诊出身孕,如今一年有余,慧妃诞下皇子,她的肚子却迟迟没有动静。
皇后私底下召太医看过,太医也只是说皇后身子有些虚弱,但与子嗣上并无大碍,也许是缘分未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