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卓麟身为皇长子,不负众望,从小就展露了自己的天分,才六岁就被允许入主东宫。当时慧妃的二皇子五岁,贤妃的三皇子三岁,皇后更是未曾有孕,众朝臣都以为陛下这就要立太子了,不曾想一年后陛下又下令让二皇子也住了进去。
陛下的心思实在难以揣度。
温兴贤跪在地上,听到头顶传来皇帝颇为玩味的声音。
“哦?”
顾卓麟恭恭敬敬回话:“父皇,儿臣认为,皇后娘娘此举……”
他停顿了一下,晚辈总不好评价长辈,欲言又止后道:“儿臣认为,身为皇子,不应在此事上懈怠,皇后娘娘纵容二弟与三弟顽劣,属实是……”
他点到为止,恭恭敬敬地行跪拜大礼:“儿臣身为长子却没能教导好兄弟,是儿臣之过。”
待他话音落地,大殿内一时间沉默下来,顾卓麟额头紧贴着地面,没听到父皇的回话,不敢擅自起身。
皇帝不慌不忙地将手里的奏折看完,用朱笔批上一个“阅”字,随手甩到一旁。
“温兴贤。”
“奴才在。”
“收拾了。”
从大皇子开口后便一直跪在地上的温兴贤此刻才敢站起身,将案桌上已经批阅过的奏折整理好,随后恭敬地垂首站到一旁。
捏不准父皇的心思,顾卓麟听着头顶传来的动静,有一瞬间开始怀疑自己这一步是不是走错了。
他身份尴尬,不像二皇子和三皇子有母妃照拂,为了自己的将来,一切都要早做打算,尤其是如今三弟也入太学,他们三兄弟年岁相差并不大,极容易被用来互相比较,二弟笼络文臣,三弟背靠将军府,顾卓麟不得不为自己找出路。
他不是没考虑过依附于皇后,可是一来皇后尚且年轻,未尝不能有自己的皇子——在皇后小产之前,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二来,皇后母家在朝中势力并不大,不足以另外两位皇子抗衡,顾卓麟也就不认为有投靠皇后的必要。
等到皇后丧子之后,各方势力都盯着皇后,他认为此刻并不适合有什么动作,况且他已经通晓事理,哪怕皇后想要抱养嫡子,他也绝不是最佳人选。
这后宫之中多的是去母留子的事。
心中万般思绪,顾卓麟不敢抬头与父皇对视,生怕自己掩藏不住神色暴露想法。
大殿内一时间没了声音,温兴贤在皇帝顺便侍奉良久,此刻却也不敢说猜准了皇帝的心思。
但……陛下大抵是有些不耐烦的。
大皇子到底年幼,身后无母家,又不曾寻得名师教导,虽说在太学里读书,在学识上得到不少老师的赏识,但于心计这块儿,却是只学了这后宫妇人的短浅。
身为皇子,尤其是在陛下初登基时诞下的皇子,在陛下心中总是有些不同的分量的。不然当时陛下何苦要亲自抚养这个孩子?
温兴贤暗自猜测,他虽是个阉人,却也知道这传宗接代的事儿是何等重要,陛下初为人父时想必心中也是颇有触动,只可惜后来二皇子与三皇子相继出生,大皇子又搬去了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