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汉末三国时期的人 > 第146章 小小的变故不影响大局 四(第2页)

第146章 小小的变故不影响大局 四(第2页)

袁尚哥俩也没心情打猎,又碍于传统不能取消,邀请前豫州刺史阴夔和济阴太守袁叙这两个闲人,小范围娱乐一下走个过场也就罢了,

袁叙是袁绍的堂弟,字懿平,官拜济阴太守,擅长诗辞音乐,自号春卿,这位可是游遍大江南北,享尽人世繁华,万花丛中过尽给你摘秃的文艺界大佬。

前豫州刺史阴夔别看岁数大,只要有热闹就掺合,阴家地位高名声响,这两个人就是邺城乃至河北着名小广播,顶级舆论喉舌。

汉朝和匈奴人融合几百年早就不分彼此,很多生活习惯双方都说不清谁学谁,皇宫里面有骑马竞速的女骑官,豪门大户也有射箭百发百中的胡姬。

汉人贵族妇女骑马打猎也一点不稀罕,和草原女子的区别只在于有马车,汉地物资充裕有条件使用装饰华丽的马车。

乘车打猎武具的选择性就多了,远距离可以开弓掷矛,碰到大型动物比如老虎,不少自恃勇力的贵族会让车靠近猎物用兵器刺杀。

这就不得不提丈八蛇矛,历史上形容超出正常长度的槊为蛇矛,形容此种兵器像长蛇一般狠毒凶猛,长槊很重蛇矛更重,战场使用蛇矛的人通常是万人敌。

汉代也不是没有蛇形的武器,出土文物中就有蛇形的铍,铍的创口极大刮到就是重伤,因此很适合猎杀大型猛兽。

只不过汉代的铍很短,和环首刀的尺寸相似,平时放在车厢里随时方便取用,乘车者面临突袭往往是坐着,拔剑显然来不及,而手持宽大的铍就不用起身,不管你是什么武器杀过来,要么被我格挡住要么被铍划伤。

刘褒寡居不方便露面,刘琰作为袁家唯一的嫡子正妻,肯定要出面应酬,刘琰固执的认为打猎就该骑马射箭,说什么也不坐车。

临近中午大家聚在一起清点猎物,属刘琰猎到的最少,少归少还是得到一致赞扬,别人都由侍从驱赶猎物到身前,猎物浑身中箭累的发虚,车上的人很容易就能杀死。

刘琰可是自己追逐许久,等猎物体力不支才发箭,从猎物本身也能看出来,刘琰的猎物中箭很少超过两支,几乎都是一箭命中要害。

其他人除了最后一击是致命伤,多数箭矢都射在无关紧要的部位,图的就是放血耗费猎物的体力,就算没有最后一击,失血过多也活不长。

野炊烧烤不需要怎么布置,立起一圈竹竿,围上两层绢布形成幕帘遮风,袁尚和阴夔品酒清谈,袁熙和袁春卿奏乐唱和,谈笑间尽是团结奋进,不分彼此的场面话。

刘琰和他们没什么共同语言,自己啃烤兔子时不时豪饮一大口,吃差不多了擦擦手,独自离开帐幕放风。

也不需要女主人一直陪坐,按规矩吃饱了就可以离开,女主人若是有心,偶尔回来一趟,装模作样的指挥仆人端酒切肉,以此显示不辞辛苦的姿态就够了。

正赶上刘琰昨日晚睡早起,跑了一上午之后吃饱喝足难免犯困,远远找了一处树荫下,寻思睡个回笼觉美美容。

睡的正香发觉肩膀被人推动,迷迷糊糊睁眼冷不丁听到一句亲昵的呼唤:威硕。

抬头一瞧是袁春卿,随意摆摆手打了个哈欠:“不喝酒跑这干啥?”

“我想。。。。。。”

刘琰想也没想直接拒绝:“不准想。”

袁春卿先是一愣,俄而会心一笑:“我想问,显奕站在哪一头儿?”

“我家当然站在大将军一边。”

刘琰困意全无,话讲的滴水不漏,大将军是大汉最高军事领导人,袁谭这个青州刺史,自封的车骑将军也的服从大将军。

“陈留高蕃,沛县郭援,东平吕氏兄弟,几人一去五校尉尽属冀州,此次秋收审配亲力亲为过去未曾有过,个人都在忙碌,却迟迟不见支援黎阳的物资出发。”

说完袁春卿四下环顾,而后压低声音:“三兄弟都不屑与某交往,此次怎就刻意相邀?在下放浪然非愚者,敢问何时动手?”

等了一阵没有下文,刘琰心底一松原来都是猜测,不过话说回来,这还真不好应对,保不齐这个小喇叭出去乱说。

转念一想以上几条是个人就能想到,那就让他胡乱猜下去吧:“君且不晓,妾怎得知?”

袁春卿轻轻应了一声“哦”,缓缓转过身去,双手背负身后静静矗立,一袭雪白绸袍覆盖身躯,柔软的布料随着微风飘动。

微风拂过发丝,只见他微微侧过脸轻捋面庞,面部轮廓在阳光之下格外清晰,仙风道骨飘逸出尘,更衬托出本人难掩的自信:“傻丫头,我其实是想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说傻丫头还好,这三个字忒煞风景,忒恶心人,刘琰起身眼珠子一翻:“我知道你想,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袁春卿眼中差异一闪而过:“诸公托我唤您回去,行泛酒唱酬之乐。”

泛酒唱酬属于清谈的一种,类似后世的曲水流觞,轮流作小令唱词,不求喝多少酒,一般唱些现成的乐府诗词助兴,高级点就自己作辞赋,体裁不限只讲韵律,以行文散漫突出个性为上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