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二丫就这样在顾家安安稳稳的生活了下去。
只是许多村民因其来历不明心中忌讳,对家中孩子也告诫许多,顾二丫在村里没有什么玩伴,只是天天跟在顾大郎屁股后头玩。
因顾大郎走哪都带着二丫,村中孩童对他也渐渐疏远,顾大郎也不以为意,只是带着妹妹玩耍,待到顾二丫四五岁时,更是带着妹妹漫山遍野疯玩。
后来,就出了事。
那一天到了晚饭时间,一向按时回家的俩个孩子却没有回来。等到天都黑透了还不见人影,顾寡妇心中不安,去村中寻了几个相熟人家一起进山寻找,李氏的丈夫也在其中。
栖云山山深林密,想在其中找俩个孩子可不是易事,众人举着火把,一边叫着顾家俩个孩子的名字一边四处搜寻。
后来有人听到了细细的哭声,众人循声寻去,在山里一处石潭边寻到了正在哇哇大哭叫哥哥的顾二丫。
而顾大郎,正头朝下漂浮在水潭中央。
顾寡妇当时就昏了过去。
顾家出了事,一个活蹦乱跳的男娃,早上还好好的,晚上就没了。
村中关于顾二丫的流言又起,这次更是言词凿凿,更有人说顾大郎就是被顾二丫害的。
李氏对于这种言论嗤之以鼻,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娃能害了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娃,把他推进水里不成?
只是,愈来愈多的人相信了这种流言,又有村人去顾家劝告顾寡妇,劝她把顾二丫重新扔回山里或送离栖云村,以免为栖云村招来祸端。
顾寡妇丧子之痛无人抚慰,却不停的有人上门来不住的往她心口插刀,她气的跑到村里破口大骂,人们都躲在家中听着外面的叫骂声,无人敢露面与其正面交锋,个个做起了缩头乌龟。最后顾寡妇是被顾石生强行拉回家的。
对于所谓的顾二丫是山精所变会招惹祸灾的流言,顾寡妇的态度和以前一样,丝毫不信,可是顾石生却是上了心。
顾石生自顾大郎死后,愈发沉闷,天天喝闷酒,以酒浇愁,喝醉了就瞪着醉醺醺、布满血丝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顾二丫看,把顾二丫吓的哇哇大哭,然后就会引来顾寡妇的责骂。酒壮怂人胆,以前从不敢和顾寡妇顶嘴对着干的顾石生也开始回嘴,顾家就天天这样吵吵闹闹的过日子。
世事从来就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有次顾石生喝醉后想起大郎又一次嚎啕大哭,哭完后抱起顾二丫就往外走,说要把这祸害扔了。顾二丫吓得大哭,顾寡妇从丈夫手中抢下了顾二丫,对着顾石生破口大骂。顾石生笨口拙舌,哪里是顾寡妇这泼辣性子的对手,气恼之下愤而离家。
这一去,就没再回来。
顾石生酒后上了栖云山,在山上失足跌落了悬崖。被找到时尸骨已被山中猛兽啃的破破烂烂,惨不忍睹。
不到一年时间,顾寡妇失了儿子又失丈夫。
而村人在顾石生去世后,却诡异的保持了沉默。只是愈发约束家中孩童不要接近顾二丫。
李氏也曾奇怪村人的反应,李二江却道:“妇道人家,只知家里这锅台灶沿,村里的事你知道些什么。那顾石生曾趁着酒意说过要把顾二丫扔掉,说这话的当晚,他就……”
李氏倒吸口凉气,惊道:“白天时刚说过要扔掉二丫,晚上就没了?”
“可不就是这样,”李二江拍腿道:“顾家这事一出,村中那些人哪还敢再多一句嘴,就怕顾家那丫头报复。”
李氏闻言呸了一口:“胡扯八道,这顾石生喝了酒上山,还是天黑时分,这黑灯瞎火一脚踏空摔下崖去,又如何扯到二丫身上。”
李二江喝了一口酒,拈了粒花生米扔进嘴里,嚼巴嚼巴咽下后,方才慢条斯理的道:“你懂个屁,真是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
李氏正要嗔怒,李二江接着又道:“这顾家丫头,细琢磨起来还真有点古怪。”
见李氏不信,李二江摇头指点:“一个奶娃娃独身出现在深山老林,这不奇怪?长的这般好看,你见村里这帮孩子,哪一个和她一样?依我看,这县城里杜大户家的小姐,也未必比得上顾家那丫头。”
“这也不能因为孩子长的好就瞎猜疑吧?”李氏有些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