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樱梅确系自杀,你作为她的朋友,应该可以觉察出朱樱梅生前表现出哪些异常的行为,哪怕是一些蛛丝马迹。”
“我们虽然是朋友,但结识的时间很短,彼此不是很了解,而且平时来往也不多。不过,从我的接触来看,我没看出朱樱梅的表现有什么异常,也从来没有听她说过厌世之类的话。但是,就算朱樱梅平时表现出有自杀倾向,我说出来,别人会相信吗?就比如我说,朱樱梅是开煤气自杀的,你说别人会相信我的话吗?如果由我说出来,只怕跳进黄河也难洗清了。”
“你们调查过严晓冬和朱樱梅最后一次通话的内容吗?”林栗看完笔录后问道。
“我们到现在还没找着严晓冬本人。”古树青回答道。
“什么?”
“严晓冬住在墉湖镇的峡谷庄,平时在一家私人煤矿上班。但几乎在朱樱梅死后的同时,他跟煤矿老板结算了工资,不在那上班了。有人说看到他进了柚木市,从此好像从墉湖镇消失了一样,没有人再看到他了。”
柚木市是滨海市辖下的一个县级市,从滨海走高速,坐大巴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而墉湖镇是柚木市下属的一个乡镇,位于偏僻的山区。
“严晓冬会与朱樱梅的死有关吗?”
“之前因法医说朱樱梅死于一氧化碳中毒,属意外死亡,就没往他杀方面考虑,这样,关于严晓冬与朱樱梅之间的事,也就不在我们的重点侦查范围之内。现在看来,严晓冬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查清那晚他和朱樱梅通话时说了什么,以及他人到底在哪里显得十分重要。”
古树青接着问道:“你认识许雅玲吗?”
林栗摇了摇头,接着说道:“难道说,她是你们的怀疑对象吗?”
古树青笑道:“目前没看出她有这方面的嫌疑。她是一个记者,与朱樱梅以前根本不认识。”
“不认识不能成为她没有作案的理由。”
“林晓婷说,许雅玲送她进卧房时,她一头倒在床上,虽然头脑有点迷糊,但许雅玲在房间走动及出去时关门的声音她还是听得清清楚楚的。她可以肯定,许雅玲没有进过其他房间,包括浴室。临出门时,她清晰地听到许雅玲用力关上门的声音。”古树青拍拍林栗的肩膀说道,“所以,老同学,虽然你的模拟实验验证了黑色皮肤组织的银含量比正常皮肤组织多出几十倍,但死者身上真的存在你所说的银项链吊坠吗?”
“我觉得我的实验推理没有错。错的是你们警方没有及时在现场取到足够的证据。”
“也许吧,因为当时的情景让大家怀疑死者仅仅只是死于煤气中毒,当然也就有可能忽略其他细微的异常现象。既然你的分析否认了这是一起单纯的煤气中毒事件,我们会继续调查。”接着,古树青神秘地一笑,“对了,有件事我差点忘了告诉你,有美女想认识你。”
林栗咧咧嘴没有吭声。古树青不止一次拿这个话题调侃他了,只因为高中全班30个男同学就他一人还没有和哪个女人牵过手。原因很简单,林栗个头不高(才167厘米),长相一般。
“我说的是真的,她还主动提出约你明天晚上7点在香格拉酒店见面。”
林栗耸了耸肩,对古树青的话不以为意。
第二天,林栗还在床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他吵醒了。醒来的林栗感到特别冷,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伸手打开室内的日光灯后,拿起床边的电话机话筒。
“谁啊?”
“是我,沈乐琪。”
“沈老师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吗?”林栗立即换上一种温和亲近的声调。
“墉湖镇前天晚上发生一起包含人员伤亡的火灾事件,我们明星司法鉴定中心接到被害人家属的委托,要求派法医到现场勘察火灾真相。请你立刻动身前去墉湖镇。”
“是。”
林栗放下话筒,看向墙面上的石英钟,不禁怔住:6点半?他心想:糟了,通往墉湖镇的班车每天只有两班,最早的班车于早晨6点50分出发,第二趟班车要等到下午2点30分。
林栗一把抓起散乱在床边的衣裤迅速穿好,顾不得洗脸漱口,一只手从橱柜里取出一个冰冷的面包塞进嘴里,另一只手抓起法医外出专用的工具背包箱便出门了。
时值冬季,北风凛冽,天气又湿又冷。林栗本想打车赶去汽车西站,但大街上来往的行人和车辆非常少他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下雨,街面上的低洼处有了积水,这使得他比以往正常的走路速度又慢了很多。细碎冰凉的雨滴扑在林栗脸上,经北风一吹,瞬间吸走了他体表上的大部分热量,打了一个寒战后,他索性将衣领竖了起来。
匆忙中竟忘了带一把雨伞出来。林栗拍拍脑袋苦笑。
当林栗最终来到汽车西站时,他发现通往墉湖镇的班车刚刚驶上公路,正徐徐开往城外。
“等等,等等。”林栗扯开嗓门在后面使劲地喊道。
汽车的马达声以及车内乘客们的说话声淹没了他的叫喊。
要不是倒霉的天气,他一定能赶上班车。林栗心里一边嘀咕着,一边转身往城区方向走。现在只能花高价叫出租车进墉湖镇了。他想。
一辆红色的小车从身旁飞速擦身而过,高速运动的车子带起一阵气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冷气向他袭来。林栗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突然,红色的小车在他前面不远处停住。接着,从驾驶室探出一个女子的脑袋,长长的刘海垂柳般地从车窗飘了出来,发际的末梢略略向上卷曲。
“嘿。”女子向他打了一个招呼。
林栗迟疑着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