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是老马自己画的。
爬过的山,会给与命名。爬野山有个原则,尽量选择椭圆线路,从a回到a点。一侧必须是我们已经爬过的、熟悉的山,我们拿这些山作为参考锚点,时刻调整方向。
若是没有锚点呢?
可能走着走着,走进崂山腹地,出不来了。
有点类似新疆切糕,一次只切一点点,慢慢的去开拓崂山。
当然,今天不用这么复杂了。
有gps了。
那我们俩会不会走丢?
这个不会,因为我们俩体能差不多,基本分不开。即便是偶尔需要回去找个东西,我们的原则也是同进同退。
老马当时对我的评价是,一个很值得信赖的搭档。
我自己也这么认为,公用装备基本都由我来背负,永不抱怨,永远活力满满,而且团队精神很好,永远都是托底的、收尾的。
他对我很好,总是喊“宝贝”。
宝贝在他们嘴里是孩子的意思。
动不动就是咱爷俩喝点……。
爬山的人也喜欢喝酒,特别是中午野炊时,一定会喝点。每人都带着那种铁皮的酒壶,自己拧开,喝两口。
老马知道我独居,也知道我不会做饭,所以每次出发前,他都会叮嘱我,不需要我带东西,他把我的那一份也给准备了。
爬山带东西是aa的。
下山吃鱼也是aa的。
这与有钱没钱没关系,而是更长久、更省心的游戏模式。
谁也不需要欠谁的,都没压力!
包括,这几年我经常穿越无人区,全是有钱人,也都是aa。若是谁突然大包大揽了,大家反而不适应。什么时候大家能接受你的大包大揽?途经你的城市,你请大家吃个饭睡个觉,那是可以的。
我跟着老马学到了很多户外常识,例如在大山里迷路了怎么办?
往高处爬。
找到制高点,从制高点去复盘自己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要去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迷了路,一目了然。
这点,有点类似沙漠行车。
例如,咱是沙漠小白,恐高,沙漠穿越时,哪里矮走哪里,要么频繁陷车,要么转圈圈,而高手呢?则是走高不走低,为什么要把车开到山那么高?
登高望远,选路。
爬山久了,我跟老马的朋友们也混了个脸熟。
老马的朋友,没有年轻人,多是他的同学系列。有两个同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一个大肚子,开私立学校的,那肚子跟弥勒佛的差不多。别看他肚子大,甚是矫健,爬山基本不掉队,吃饱饭就把肚子露出来,把肚子当鼓敲,一边敲一边自我调侃:这肚子他妈的是减不下去了,是死肚子了。
()
。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