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九年,阳春三月。我和刘墉、付钰等刘府所有人员,在山东诸城逄戈庄老家为刘统勋丁忧。
此时的逄戈庄,宛如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村外的田野里,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肆意绽放,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璀璨的锦缎。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送来阵阵浓郁的甜香。
田间的麦苗嫩绿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好似绿色的海洋泛起层层碧波。田埂上,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红的、紫的、粉的,争奇斗艳,为这片绿色的世界增添了几分斑斓的色彩。
远处的山峦也染上了春天的气息。山上的树木抽出了嫩绿的新芽,那鲜嫩的绿色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一层薄薄的绿纱,轻柔地覆盖着山峦。山脚下,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欢快游动的小鱼。溪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宛如绿丝般的长发轻轻摆动,不时轻点水面,荡起一圈圈细微的涟漪。
村庄里,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桃花如霞,杏花似雪,梨花若玉,粉白相间,把整个村子装点得如诗如画。农家小院的篱笆上,爬满了嫩绿的藤蔓,偶尔还能看到几朵娇小的牵牛花,吹着紫色的小喇叭,为这宁静的乡村增添了几分活泼的气息。
天空湛蓝如洗,洁白的云朵像一样飘浮其中。鸟儿欢快地歌唱着,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欢呼雀跃。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人们的脸庞,带来了春的温柔与抚慰。
在这美好的春日里,刘墉却无心欣赏这迷人的景色。他常常独自一人在田间地头徘徊,思念着父亲的音容笑貌,心中满是对父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这天,我和付钰、张成陪同刘墉,带着单莹嫂子、勤格格及母亲刘夫人一同在野外踏青,享受着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春日暖阳及青山绿水的美景。
而此时的刘墉神色凝重,望着眼前的春景,心中的愁绪仍未消散。单莹嫂子和勤格格轻声交谈着,试图缓解这压抑的氛围。
母亲刘夫人在一旁,看着远处的山峦,感慨道:“这春天的景色真美,只可惜老爷看不到了。”
刘墉听了,眼眶微微泛红。
张成见状,赶忙说道:“老夫人,别太伤心,老爷在天之灵也希望咱们能好好的不是?”
付钰赶紧岔开话题,则指着不远处的一片花丛说:“大人,您看那花儿开得多艳,就像咱们的日子,总会有美好的时候。”
刘墉轻轻叹了口气:“这美景虽好,可我心中总是沉甸甸的。”
这时,一只蝴蝶翩翩飞来,落在了单莹嫂子的肩头。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们看到了,兴奋地跑过来。刘希鹏说:“娘,你身上有什么香气,把蝴蝶都引来了,让我闻闻!”说罢用鼻子在单莹嫂子的肩头闻了闻,继续说道:“娘就是香,怪不得蝴蝶会找你!”
刘希鹏的一席话引得大伙的笑声在田野间回荡。单莹嫂子嗔怒地说道:“都十七八岁了,怎么还跟个小孩子似的调皮捣蛋!”
“孩儿年龄再大,在您面前也是孩子呀!”刘希鹏狡辩道。
“是呀是呀!我们年龄再大,在你们面前不也是孩子嘛!”这时,刘希鹏兄妹、刘泷兄妹、张成的两个儿子都开始起哄说道。
勤格格说道:“瞧这孩子们的高兴劲儿,咱们也该多看看这世间的美好。”
刘墉微微点头,心情似乎稍稍舒缓了一些。
众人继续漫步在这春色之中,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映出一道道温暖的影子。
突然,一阵春风吹过,花瓣纷纷飘落,如同下起了一场花雨。刘墉伸出手,接住了一片花瓣,喃喃自语道:“花开花落,人生无常啊。”
“三哥别总是那么心情低落,惹得大伙都和你一样沉闷。我们就依照这眼前的花瓣做首诗如何?我先说‘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我老婆勤格格一边数着草丛中的花瓣一边打破这沉闷的情景,可说着说着就没词儿了,不知道该如何收尾。
刘墉听后淡淡一笑,接道:“落入草丛皆隐现。”
刘墉不愧是才思敏捷,仅仅最后一句,就赢得了大家的喝彩。要不然,勤格格的这一番数数,没有最后刘墉的那一句,也只能是数数了。
见到刘墉开口接了勤格格吟诵的诗句,我们大家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做起了诗句……
在勤格格和刘墉共同作了一首诗后,单莹嫂子看着这美景也轻声细语地作了一首诗。只见单莹嫂子轻启朱唇,缓声吟道:“春风拂柳绿丝绦,繁花似锦映碧霄。且把忧思随风去,岁月安然心自陶。”众人闻之,纷纷赞叹单莹嫂子的才情。刘墉也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
紧接着刘希鹏说道:“我来!我来!该我了!”
刘希鹏略作思考,开口吟道:“春日花开满径香,彩蝶翩舞蜜蜂忙。青山翠影连天际,心向暖阳志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