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春日,暖阳轻柔地洒在大街小巷,街边的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随风摇曳,仿佛在为这座都城的复苏而欢舞。然而,江小鱼却无暇欣赏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朝堂上的事务如一团乱麻,在打击了垄断粮食市场的势力后,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江姑娘,这几日京城的米价又有些波动,虽说那股势力已被打压,但似乎还有些余党在暗中作祟。”林羽匆匆走进调查小组的办公庭院,神色忧虑地向江小鱼汇报着。
江小鱼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看来他们是不甘心就此失败,想垂死挣扎。林兄,我们必须尽快找出这些余党,稳定米价,否则百姓们又要受苦了。”
赵宇也在一旁点头附和:“江姑娘说得对,这些人实在可恶,总在百姓的生计上做文章。”
正说着,王猛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一只肥硕的兔子,脸上洋溢着兴奋:“江姑娘,瞧我今儿打猎打到了啥!晚上咱可得好好吃一顿。”他一抬头,看到众人凝重的表情,笑容瞬间僵在脸上,“咋了这是?又出啥事儿了?”
江小鱼无奈地笑了笑,将米价波动的事情跟王猛说了一遍。王猛一听,把兔子往地上一放,大手一挥:“怕啥!咱连孙德昌都扳倒了,还怕这些小喽啰?”
江小鱼被王猛的豪爽逗笑了:“王大哥,话虽如此,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这次的情况可能更复杂,我们得从长计议。”
为了摸清情况,江小鱼决定再次深入京城的市井街巷,亲自去了解米价波动的具体情况。她乔装成一位普通的农妇,头戴布巾,身着朴素的粗布衣裳,穿梭在热闹的集市中。
集市上,人来人往,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江小鱼走到一个米摊前,看到米价果然比之前又涨了一些。她装作忧心忡忡的样子,向摊主问道:“大哥,这米价咋又涨了呀?咱老百姓可咋活哟。”
摊主是个憨厚的中年汉子,叹了口气说道:“妹子,我也没办法呀。这进货价就高,我要不涨点,根本赚不到钱。听说啊,是有些坏人在背后捣鬼,故意囤着米不往外卖。”
江小鱼心中一动,继续问道:“大哥,您可知道是哪些人在捣鬼?咱就这么任由他们欺负吗?”
摊主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妹子,这事儿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听人说,好像是城里的一些大户,跟以前那些搞垄断的人有点关系。咱老百姓能咋办?只能盼着朝廷能管管。”
从集市回来后,江小鱼陷入了沉思。她知道,光靠调查小组的力量可能还不够,必须想个办法,发动更多的人来帮忙。这时,她突然想起了之前结识的那位卖字画的摊主。他在京城生活多年,对市井中的各种消息了如指掌,说不定能提供一些线索。
江小鱼带着赵宇,再次来到了那位摊主的字画摊前。摊主一眼就认出了江小鱼,连忙热情地招呼:“江姑娘,您怎么来了?快请坐。”
江小鱼笑着说道:“大哥,我又来麻烦您了。这次是想跟您打听点事儿。您在这京城生活多年,可知道最近有哪些大户在暗中操控米价?”
摊主挠了挠头,想了想说道:“江姑娘,要说这事儿,我还真听说过一些。我有个朋友在一家米行做工,他说最近有几个大户经常在米行附近转悠,行为鬼鬼祟祟的。其中有一个叫李富的,特别可疑,听说他以前就跟那些不法商人有来往。”
江小鱼心中一喜,连忙问道:“大哥,您可知道这个李富住在哪里?”
摊主摇了摇头:“这个我不太清楚。不过我朋友在米行,说不定他知道。”
在摊主的帮助下,江小鱼找到了那位在米行做工的人。那人一开始还有些害怕,不敢多说。江小鱼耐心地劝说:“大哥,您放心,我们是为了帮老百姓,让米价降下来。您要是知道什么,就告诉我们吧。”
那人犹豫了一下,终于说道:“我听老板说,这个李富住在城东的一座大院子里,平时很少出门。他们好像在谋划着什么大事情,老板也不敢得罪他们。”
江小鱼得知了李富的住处后,决定和调查小组的成员们一起去探个究竟。他们选了一个夜晚,趁着月色,悄悄来到了城东李富的院子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