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每隔半月,进行一次考核,对表现优异的学员给予奖励。”
朱元璋详细地规划着军事学院的教学工作。
“最后,水泥厂和钢铁厂的事,你提议让晋王去,咱觉得可行。
朱元璋微微点头,认可了楚兰心的提议,“即刻传旨,让晋王速速前往。”
“让他全面检查设备老化情况,制定详细的设备更换与维修计划,尽可能的恢复产量。”
“这两个厂是大明工业的基础,产量上不去,会影响到很多方面的发展。
“同时,让他留意生产流程,看看是否有优化的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是,陛下,臣这就去一一传达旨意。”
楚兰心恭敬地应道,将朱元璋的每一条指令都清晰记录下来。
待记录完毕,她将纸张整理好,准备立刻去执行各项任务。
“等等。”朱元璋叫住了她。
“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份,给标儿送去,让他知晓这些情况,并让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遵旨。”楚兰心再次欠身,这才匆匆退下。
朱元璋靠在椅背上,缓缓闭上双眼,试图让自己疲惫的身心得到片刻的舒缓。
如今这改革的摊子越铺越大,千头万绪,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他不仅要应对外部那些虎视眈眈的反对势力,那些豪绅、学子,甚至可能潜藏着的武将们的异动。
还要精心把控好内部的发展节奏,让军事、工业、教育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稳步前行。
为朱标将来接手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他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
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自己的努力下,顺利继承这大明江山,将大明王朝推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想到这,朱元璋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表,已经到了晚上九点半。
他微微叹了口气,心中的疲惫感愈发浓重。
在这重重压力之下,他突然无比想念在现代的妹子、儿媳、雄英。
有他们身边,似乎能忘却一切烦恼,寻得内心的宁静。
他决定去现代找他们好好聊聊,放松放松紧绷的神经,明早喝碗胡辣汤,再回来继续为大明奋斗。
……
而李奥一行仍在山西各地卫所马不停蹄地奔波,忙于给卫所分发种子,和给附近百姓普及一些未来不久的改革措施。
他们抵达平阳卫后的第二天,负责管理山西煤矿事务的赵成就匆匆赶来拜见。
赵成本是朱元璋身边的太监,朱元璋在现代深刻认识到煤矿的重要性后,特意将他派到山西,委以管理煤矿的重任。
此次赵成特意前来,主要是想询问朱元璋是否有新的指令和安排。
李奥、牛晓乾、刘伯温见到赵成,纷纷热情地迎上去。
李奥满脸笑意,“赵公公,许久未见,在山西这边还习惯么。”
牛晓乾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赵公公,你这一来,咱们可得好好唠唠。”
刘伯温则拱手行礼,“赵公公,别来无恙。”
赵成满脸堆笑,连忙回礼,谦卑地说道,“几位大人客气了,老奴一切安好。”
李奥笑道,“赵公公,你也知道我们在现代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虽然你没在现代专门学习过,可你也跟着老朱一起去过现代,怎么还一口一个‘老奴’的。
“咱们之间说话,咋还这么拘着,随意些就好。”
赵成脸上露出些许尴尬的神情,“李大人,老奴在宫里伺候久了,这习惯一时半会儿还真改不过来。”
牛晓乾哈哈一笑,拍了拍赵成的肩膀,“就是觉咱们现在都是为了大明的事儿奔波,没必要弄得这么生分。”
赵成点点头,道,“多谢几位大人体谅,老奴心里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