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其中恐怕是有一些误会,如今我越国之人在这永恒之地中与异族征战,同凶兽斗争,寡人麾下的三千超凡层次的越甲,可以横推周围一切异族……”
“如今,越国千万百姓,都在期待着‘上将军’的归来,上将军不如与寡人一起回去,共建我越国千古伟业?”
哪怕干夏王朝,如今的超凡兵力也还是在万人之下,越国拥有“三千越甲”确实面对任何一个气运王朝都有竞争之力!
也是勾践,认为自己能够召唤回“范蠡”的本钱!
毕竟,一般人难以抵挡这种在原本的王朝的父老乡亲面前“建功立业”的诱惑。
“在下喜好游山玩水,之前与夏国主交谈甚欢,听闻干夏王朝的黑白山脉风景独特,想要去游览一番……”
然而,范蠡回答,却让勾践的脸上一愣。
古代帝王,尤其是这种“一人之下”的丞相、大将军一类人物,确实大多都会跟随原本的帝王一起!
毕竟,原本能够与帝王一起,开创“盛世”说明两人的“相性”还可以,进入永恒之地后大概率能够携手开创一方伟业!
只是,也有一些人不一样。
就像是范蠡,确实乃是当初勾践灭国政策的提出者,也是辅助其成为霸主的第一功臣。
但是在灭掉了吴国之后,范蠡却“急流勇退”走了,如今两人再度在永恒之地相见,对方又拒绝了自己的“招揽”。
这一切,自然是事出有因。
“看来当初从文种的府邸之中搜出来的那一封信还真是你写的……很好,上将军,还真是给寡人留下了一个千古骂名……
“范蠡,寡人最后叫你一次上将军,我们的情谊也就此结束吧……下次见面,不要怪寡人手中的剑不讲往日的情面!”
见到范蠡竟然选择了“干夏王朝”,勾践脸色彻底地沉了下去,双眼之中隐藏的阴冷犹如实质,让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冻结。
事实上,对于范蠡,勾践的心中也是藏着“恨意”的。
只因为之前夫差讥讽勾践所说的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一句就是来自于范蠡在“功成身退”之时,写给勾践麾下另外一名重臣文种的书信。
范蠡认为勾践的心胸狭窄。
只可与他共患难,不能同他共富贵!
因为,其在处于困境的时候,需要借助这些谋士的力量为自己谋划翻盘。
所以能够忍受谋士对于自己的指指点点,甚至一幅“虚心接受、卧薪尝胆”的样子!
但是,一旦称霸天下,其真正的本性就会显露无疑,继续留在勾践的身边难免“兔死狗烹”的下场!
可惜,文种并没有听从范蠡的警告。
不相信越王会清算自己,坚持不肯走,还给勾践回信说:“我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正是该享受的时候,怎么能就这样离开呢?”
结果,果然在文种当上将军不久。
勾践就给他送来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时用的那把剑,同时带了这么一句话。
“先生教给寡人七种灭吴的办法,寡人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给灭了,还剩下四种没有用,就请先生带给先王吧!”
文种一看,脸色发青。
心中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听范蠡的话,却无可奈何,只能够“被自杀”了!
而这一番话,又被司马迁写入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一篇之中,成为了勾践千年以来难以磨灭的污点。
所说的,勾践的心中怎么可能不恨范蠡?
之前只是“垂涎”范蠡这一名“人族天骄”能力,想要让其重新回到自己的麾下。
但是,如今双方撕破脸皮,自然也就不再掩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