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座中式石库门的二层砖木结构主楼,整个客厅的用材都是当年黄所赠,尤以其中一根楠木雕花大梁最为珍贵难得。
而在杜公馆旁边,是张啸林的张公馆。
三人当时,正处于蜜月期。
张杜两处院子之间专门开了个边门,便于相互来往。
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善,同时还认了张啸林做“干爹”。
这也是在《大上海1937》当中,杜月笙对张啸林遣来的说客道,“当年,我同啸林哥在华格臬路起房子,贴隔壁两幢连在一起”的说法由来。
“嗯。”
虽然有些不解他为何问这些,但还是点头称是。
“也不只是那处杜公馆,虹口的霓虹军司令部,在我们这电影拍完后也会拆掉。”
魔都要发展,要规划重整,许多旧的建筑必然都要被拆掉。
“这就是了。”
谢端阳抚掌而笑。
张掣这电影,此他之前的《上海滩十三太保》最好的一个地方,就是许多旧建筑都是外景实拍,
而不似像香江时一样,只能在摄影棚内搭建布置。
格局差得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但这次拍完,那些旧建筑拆掉后,可就再难重现了。
更不必说,除去被拆掉的,还有许多旧式建筑是被充公改造它用。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这下子,无需谢端阳说,就已隐约把握到了他的意思。
“莫非……”
后生仔年纪不大,气魄不小啊。
徐桑褚业已古稀之年,不知经历多少大风大浪。
但此时也忍不住心生感慨,再次认真打量起谢端阳来。
“不错。”
谢端阳重重点头,用手在桌上虚虚一圈,当着这批年纪至少也是自己父辈的人在那里侃侃而谈。
“我有心在魔都搞个影视基地出来!”
环视四周,他掷地有声道。
“影视基地,是帝都的‘西四一条街’么?”
吴贻宫沉思了片刻,开口问道。
82年,北影厂拍摄老舍经典作品《骆驼祥子》,为了架设布景,就专门建了一小条街道出来。
这件事,谢端阳倒是不晓得。
不过既然内地早已经有先例,那么他的话,自然也就更有说服力。
当然,目前的那条街,距离被称作影视基地还太过勉强。
要等几经扩建,最后变成“明清风情街”后才算是勉强称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