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未待张掣将心中想法说出口,就注意到了谢端阳似笑非笑的神情。
张掣这才突然想起,那天在饭桌上,对方可是亲自展示了下如何将酒盅碾碎为齑粉。
以其的手上功夫,怕是真不用手套铁爪,也能有极大的杀伤力。
既然现实里都能有,那么电影当中自然不好反而弱化压低表现,连现实都不如。
只是就这样答应的话,张掣又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总觉得是被这个谢端阳这个小年轻,牵着鼻子走。
他还在那里考虑,谢端阳已是再次提出建议。
去掉猴子金秋生的手套铁爪,只是一个小问题。
更关键的还是要改变整体武打风格。
徐晓健、董志桦他们这些从小练戏出身的武生,功底都极佳,其实比香江那些武打明星强多了。
但张掣那种从套招时代延续下来的拍摄与剪辑风格,已经明显落后。
看上去就觉一板一眼,说不出的呆气。
远没有洪金保、房事龙他们的风格流畅自然,比之徐老怪、程晓东的凌厉剪辑更是大为不同。
如果能把这方面改了,整体水平必然能再上一个台阶。
听他如此说,张掣不由皱起眉毛,一时间也无暇去考虑猴子的手套铁爪了。
虽然不想承认,但自己已经落后于时代,这点老头子其实也心知肚明。
只不过他几十年都是这样过来,早已习惯适应这套手法。
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去学习适应套新的方法,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尤其他年纪大了,早过了创作的巅峰期,连拍这部电影都用的原来剧本重编,还另分出一大部分工作交给副手。
真让张掣从头开始学,也实在太过为难了他老人家。
“张导这部电影,应该是在前两年的《上海滩十三太保》基础上重写的吧?”
这时代的风气就是如此。
你抄我的,我抄他的都很常见,
更不要说自己抄自己。
对谢端阳这个问题,张掣全不在意,很痛快地承认。
“那样的话,大陆这边反响如何不好说。
但是香江那边的票房成绩绝不会好……”
自己提的建议可都是为他考虑,切中要害。
见张掣还在那里斟酌犹豫,谢端阳索性也不给老前辈留面子了,直接将话挑明了说。
果然,张老头的面子顿时变了。
他北上拍戏,一来是在香江、湾湾等地混得不如人意,二来是看李瀚祥名利双收,想着效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无论如何,大本营还是在香江。
他也实指望着能够带这部片子杀回去,来个衣锦还乡,好好扬眉吐气番,给自己捞回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