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双方第一次见面打交道了。
“吴总经理,你的《城南旧事》还有《巴山夜雨》我都看过,非常喜欢。”
谢端阳主动伸出手,开口称赞道。
他说这话,还真不是出于礼貌客套,而是真心话。
张掣的电影,毕竟主要是靠打戏吸引人。看着刺激痛快。
但是剧情方面,就显得薄弱许多。
在韵味内涵文艺气质上,比不过《城南旧事》这种经典之作。
见他主动示好,魔都电影制片厂的三人心情明显好出许多。
这几年政策放开,合拍片成为潮流。
他们也不是没见过香江出身的电影人,但其中大多数人鼻孔朝到天上去。
即便嘴上不说,但心中其实还是瞧不起内定。
谢端阳表现的就很谦逊有礼,让人一见心生好感。
三人都经历过不少事,尤其是动荡的那些年。
对于他说的是真话,亦或者纯粹客套,还是不难分辨出来的。
不过他们与那几位政府部门的领导官员,最为意外的,还是谢端阳那一口普通话。
比起他们,还要来得流利顺畅,完全不像是只有出生成长在香江的小年轻,让人忍不住啧啧称奇。
“我痴长几岁,称呼你句小谢不介意吧。”
徐桑楚摆摆手,温和笑道。
“我们年纪大了。
以后的世界,终归还是属于你们这些年轻人的。
不过小谢说的当真一口好国语……”
礼尚往来称赞着谢端阳,徐桑褚好奇询问起。
他是如何从哪里学的普通话,竟是比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内地人都好。
这次不用谢端阳回答,孙轶雯就主动替他作出解释。
“谢先生这次北上,其实是香江的亚视与长安当地展开合作,要合作拍摄部以秦朝为背景的电视剧。
所以谢先生才专门找人苦练了普通话。
对了……”
说到这里,孙轶雯顿了一顿,与有荣焉道。
“谢先生本身还是香江的知名作家,这部电视剧还是改编自他的小说……”
这个年代,对作家还是普遍怀有不小敬重的。
在孙轶雯看来,这个作家的身份倒是比他演员的身份更值得提,
果然是年少英才。
听到这饭桌上的其他人自然免不了一阵称赞。
徐桑褚,尤其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