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宋一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阶段,其皇室饮食也明显地分为两个系统,北宋以北食为主,南宋以南食为主,但其中也是南食、北食互相交融,形成了多元交汇的饮食局面。
宋代由殿中省的御膳所,御厨掌宫廷御膳。宋时汴京“集四海之珍奇、皆为市场;会寰区之异味,悉为庖厨”(《东京梦华录》)。另据《鸡肋编》载:渊圣皇帝以星变自责,诏云尝膳百品,十减其七。可知宋徽宗所食有百种之多。
据《宋会要辑稿·御厨》中说:两宋时,御厨所用面和米的比例是二比一,说明皇室饮食是以面食为主的。
宋代面食和点心的制作可谓是五光十色,形式多样。据《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梦梁录》、《武林旧事》等史料性笔记记载宋代较为著名的面点和糕点有:四色馒头、细馅大包子、米薄皮春卷、生馅馒头、酥儿印、笑庵儿、金银炙焦牡丹饼、杂色煎花馒头、枣箍荷叶饼、芙蓉饼、菊花饼、月饼、梅花饼、开炉饼、寿带龟仙桃、子母春茧、子母龟、子母仙桃、圆欢喜、骆驼蹄、糖蜜果食、果食将军、肉果食、重阳糕、肉丝糕、水晶包儿、笋肉包儿、虾鱼包儿、江鱼包儿、蟹肉包儿、鹅鸭包儿、鹅眉包儿、细馅夹儿、笋肉夹儿、油炸夹儿、金铤夹儿、江鱼夹儿、甘露饼、肉油饼、菊花饼、糖肉馒头、羊肉馒头、太学馒头、笋肉馒头、鱼肉馒头、蟹肉馒头、肉酸馅、千层儿、炊饼、鹅弹、丰糖糕、乳糕、栗糕、镜面糕、枣糕、乳饼、麸笋丝、假肉馒头、笋丝馒头、裹蒸馒头、菠菜果子馒头、七宝酸馅馒头、姜糖馒头、辣馅糖馅馒头、活糖沙馅诸色春茧、仙桃龟儿、素夹儿、诸色油炸(油条、粽子)、油酥饼儿、韵果、七宝包儿、笋丝麸儿、山药元子、珍珠元子、金桔水团、澄粉水团、拍花糕、乳糖槌、糖蜜糕、裹蒸粽子、栗粽、金铤裹蒸茭粽、糖蜜韵果、巧粽、豆团、麻团、糍团、春饼、芥饼、旋饼、羊脂韭饼等等,不一而足。糕点的制作,运用了烘烤、油炸、炊蒸、水煮、油煎等多种方法。
这些面点的名称来历都有典故,其中以太学馒头的来历最有趣。相传北宋神宗视察宫廷最高学府——太学时,吃了太学厨房制作的馒头,颇为满意地说:“以此养士,可无愧矣!”从此,学生们都以食这种馒头为荣,宫廷中也开始制作,“太学馒头”的名称因此传遍京师。宋室南渡之后,又成为宫廷与临安的名点。这种馒头的制作方法是:将切好的肉丝,拌入花椒面、盐等佐料馅,再用发面作皮,制成今日馒头的形状。馒头表面白亮光滑,软嫩鲜香。岳飞的孙子岳珂在《玉楮集·馒头诗》中对太学馒头的色泽、形状及馅心都有细致的描述,诗云:
几年太学饱诸儒,薄使猷传笋蕨厨。
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杖白莲肤。
芳馨正可资椒实,粗泽何妨比瓠壶。
老去齿牙辜大嚼,流涎才合慰馋奴。
宋代宫廷中面条的吃法也很多,一般的面条上面都浇有各种配料,如猪羊庵生面、鸡丝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笋泼肉面、子料浇虾臊面、三鲜棋子面、虾臊棋子面等。
宋代宫廷中还常吃馄饨。据林正秋《中国宋代菜点概述》一书中介绍,其主要品种有:椿根馄饨、十味馄饨、二十四节气馄饨、丁香馄饨等。其中二十四节气馄饨,是唐代沿袭下来的名点,馄饨的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南宋高宗尤嗜食馄饨,据宋人《霏雪集》载,一次因御厨不慎,给高宗做好的馄饨尚有点生,被高宗下大理寺治罪。不久,宫廷中的“优人”就以此为题材编成滑稽戏演给高宗看:两个优人扮两士人,相遇互问出生年份,一说甲子(和{(左)饣(右)夹}子同音)出生,一说丙子(与饼子同音)出生。另一位优人听了之后说:“此二人皆合下大理寺也。”问其原因,他回答说:“{(左)饣(右)夹}子、饼子皆生(不熟),与馄饨不熟同罪。”宋高宗听了哈哈大笑,就把御厨释放出来了。
在宋代皇室的饮食中,羊肉占有重要的地位。据宋代《政和本草》载,食羊肉有“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开胃健力、壮阳益肾”等良效,因此,宋人认为,羊肉与人参一样滋补身体,“人参补气,羊肉补形”。所以,两宋皇室的肉食消费,几乎全用羊肉,而从不用猪肉。这不但是习惯,而且还上升到作为宋朝“祖宗家法”之一的高度。如《后山谈丛》所言:“御厨不登彘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〇记载辅臣吕大防为宋哲宗讲述祖宗家法时说:“饮食不贵异品,御厨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所以,为供应皇宫,每年要从陕西等地运来数万只羊。宋仁宗时,皇室中食用量达到最高额,竟日宰羊二百八十只,一年即十万余只,食用量之大是惊人的。据宋人魏泰《东轩笔录》记载,宋仁宗特别“思食烧羊”,甚至达到不吃烧羊便睡不着觉的地步。
北宋建立不久,定都于杭州的吴越国王钱弘俶去汴京朝拜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命令御厨烹制南方菜肴招待,御厨仓促上阵,“取肥羊肉为醢”,一夕腌制而成,叫做“旋酢”,深受宋太祖及客人欢迎。因此,宋代皇室大宴,“首荐是味,为本朝故事”(《铁围山丛谈》)。
宋哲宗初年,皇室饮宴时,御厨总要“进羊**及羔儿肉”,当时,“同听政”的宣仁太后蹙然曰:“羊方羔而无乳,则馁矣。”又说;“方羔而烹之,伤夭折也。”于是下旨“不得宰羊羔为膳”,因此,宋朝皇室中一度少食羊羔。
宋朝南迁临安以后,仍然继承祖宗家法,以羊肉为皇室中主要肉食品。皇室以羊为宴的记载多处可见,据《经筵玉音答问》载,宋孝宗曾为他的讲读老师胡铨在宫中摆过两次小宴,第一次以“鼎煮羊羔”为首菜,第二次有“胡椒醋羊头”与“坑羊炮饭”,孝宗一边吃,一边赞道:“坑羊甚美。”史籍记载,宋代皇帝作寿过生日时,一般都以羊肉菜为主。
南宋时,皇室中南食比例逐渐增大,其特点是水产品比例上升,特别是蟹馔,更是琳琅满目,见诸《梦梁录》、《武林旧事》中的以蟹为菜的品种有:持螯供、蟹羹、洗手蟹、蟹生、酒蟹、醉蟹、糖蟹、蟹酿橙、蝤蛑签、炸蟹、醋赤蟹、五味酒酱蟹等数十种。宋孝宗嗜食湖蟹,一次因食湖蟹过多而患痢疾不止,皇室御医久治未愈,多亏一位民间的严郎中,采藕节研细,用热酒调服,才使孝宗很快康复。太上皇赵构赐他一枚金杵臼,严郎中从此名声大振,他所住的街巷也被称为严官巷,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