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科班出身,演戏没什么技巧,但好在他悟性高,又肯钻研,很容易进入角色里,所以每次发挥出来都还不错。
只是这种演戏的法子比较伤神,尤其是负面情绪比较多的角色,很容易让演员也陷入抑郁。
前两周黎柘演的部分都是不痛不痒的内容,没什么太大的情绪起伏,所以他整个人还算正常,只是情绪在演戏的前后情绪出来得慢一些,缓一会儿就能恢复。
这样安排也是让他有一个过渡期,现在他放松得够久了,为了让以后拍摄顺利高效,宁导决定用一场戏来把黎柘彻底拉入角色里。
这场戏就是周伟母亲去世的那场戏。
这是电影中的第一个小高潮,是周伟第一次情绪爆发,是他第一次直面村庄里血淋淋的现实,也是让他内心坚定“一定要离开山村”这个想法的开端,因此格外重要。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拍戏的头一天晚上宁导才会把黎柘叫过去谈到大半夜。
其实周伟的幼年时期不会采用回忆或者倒叙这些结构方式来展现,而是采用闪回手法来展现,镜头不长,所以原本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
但因为闪回这种手法尤其能够体现人物内心世界,宁导就抓得比较严,对演员的要求也很高,细到演员表现情绪时的嘴角弧度,宁导都会反复地揣摩并尝试,对于主角尤其如此,所以实际上的拍摄时间不会太短,往往好几天才拍好一场戏。
亲眼看到黎柘拍戏,兰筠才真正直观地感受到他的确是适合这个角色的。
作为创作者,兰筠其实并不算理智。
她不会条理分明地去分析这个作品里的角色具体都是什么性格,换句话说,她不会亲手去给自己的角色贴标签。
在她的心里,这个角色会说什么话,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动作什么表情,都不需要她刻意地去思考。因为角色是活的,他们不是用笔“描述”出来的,而是用笔“记录”下来的。
自然,她也不会特地去总结自己的角色有什么特点,应该由什么样的人来饰演。
这不是她的工作,也不是她所擅长的部分。
这是导演们的工作。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她又往往能够最清楚谁是更适合这个角色的人。这不是靠数据分析和贴标签得出的结论,而是一种直觉。
就如同当初定下黎柘。
那时候兰筠只是觉得,黎柘就是适合周伟这个角色。
但若是要问为什么,她没办法说出个一二三来。
后来宁导看了黎柘的试镜,倒是有和兰筠交流过,而且条理清晰并专业地给她分析过。
然而兰筠那时候还觉得很抽象,没办法体会到。
直到现在,她才能深刻地理解宁导当时说的那些话——
“周伟这个角色,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宁导说,“一个是与生俱来的韧劲,一个是耳濡目染的善良。因为这两点,他才会为现实有所动容,会反抗,会决心走出山村,会梦想改变所有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