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的眉头微微皱起,沉声回答:“关于刺客的身份,目前尚无确切线索。朕已命令宫中侍卫加紧调查,定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大臣们交换着忧心忡忡的目光,这个消息显然让他们感到不安。
就在这时,另一位大臣站出,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怀疑:“昨日先帝有请杨氏商号的主人入宫赴宴,不知是否与他们有关?”
杨氏商号在朝歌乃至整个大商国都是赫赫有名,他们的商业网络遍布各地,影响力巨大。
这位大臣的话一出,顿时引起了一阵低声的议论。
比干深吸一口气,他的声音坚定而清晰:“朕知晓诸位的疑虑。但杨氏商号与朝廷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他们并无行刺的理由。
此事朕会亲自查明,绝不容许任何冤枉之事发生。”
听到比干的话,大臣们心中的疑云似乎得到了一丝慰藉,但仍旧有人面露担忧。
比干知道,这种不安不会轻易消散,他必须尽快找到真正的“凶手”,以正视听。
大臣们纷纷行礼退下,比干独自坐在宝座上,心中却是波涛汹涌。
与此同时,杨凌家里的书房中,香炉袅袅,白瓷杯里的茶汤在两人面前轻轻冒着热气。
姜子牙的眉头紧锁,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显得有些焦躁。
“人王一死,大商风雨飘摇,诸教都不会坐视不理。”姜子牙抬头,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杨凌轻抿了一口茶,神色却异常平静,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无妨,让他们尽管来好了。
现在当务之急是帮比干稳定局势。”
姜子牙叹了口气,他知道杨凌的能力,但眼下局势复杂,连他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很难,只怕在前线平叛的闻仲闻太师,听到消息第一个就要打回朝歌。”
杨凌的目光微微一凝,然后缓缓地放下茶杯,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闻太师虽然威名赫赫,但他也不是没有弱点。我们可以先行一步,稳固朝中势力,以静制动。”
姜子牙的眉头微微舒展,他知道杨凌从不轻言,既然他有此自信,定有他的道理。
“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行动?”
杨凌站起身,走向书房的一角,从密匣中取出一卷地图,铺在桌上。
“比干继位,必然会引起一些不满之声,我们需要先行安抚那些可能有异心的大臣,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各地的动向,防止有人借机作乱。”
姜子牙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每一步都必须谨慎行事。
“我明白了,我会立刻着手安排。”
两人的目光在地图上相遇,那是一种无声的交流,充满了信任与默契。
杨凌的计划虽大胆,但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或许正是需要这样的大胆才能稳住局势。
比干继位之后,他的威信如同日中天一般,毕竟他是正统的王族血脉,且深得民心。
他上位后,立即废除了帝辛时期的种种暴政,对百姓施行了仁政,减免赋税,开仓放粮,还特别关注穷人的生活,命令官员们深入民间,了解民情,解决百姓的疾苦。
朝野上下,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比干的名声也因此水涨船高,成为了大商的民心所向。
在这样的氛围中,比干召见了姜子牙,希望这位智者能够入朝为官,辅佐自己治理国家。
姜子牙被请上了殿堂,比干亲自迎接,满脸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希望。
然而,姜子牙却婉拒了这个提议,他说:“陛下,臣心系渔樵,愿在江湖之中,寻找人生真谛,不愿受囿于朝堂之上。”
比干听后,心中虽然遗憾,但也对姜子牙的坚持表示尊重。
他没有强求,只是深情地说:“姜先生,朕对您的才华与智慧深表敬佩,若有一日您心意所向,朝廷随时欢迎您的归来。”
随后,比干又与姜子牙商议了国家当前面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