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钟会便与陈骞押送着诸葛诞的尸首以及俘虏返回寿春,而胡奋则并没有前往司马昭面前向其请功的打算,因为他要回到徐州继续镇守。
就这样,钟会和陈骞将诸葛诞的遗体带回了寿春。
司马昭走到了躺在缚辇之上的诸葛诞面前,缓缓蹲下了身子,轻轻伸手撩开了盖在他身上的白绸,看到了已经被马踏至面目全非的诸葛诞尸首之后,他的面色显得十分凝重,看不出有任何胜利者应有的喜悦之色。
他慢慢将白绸又盖了回去,转而对身后的陈骞说道:
“给他找个好地方,把他葬了吧。”
陈骞在领命的同时也不忘向司马昭请示一件很重要的事:
“墓碑上应该怎么写?”
蹲在原地想了一会儿之后,司马昭站起身默默的说道:
“什么都不要写,以免日后为人所利用。”
等到陈骞带着诸葛诞的遗体离开之后,贾充便拿着一封书信来到了司马昭的身边,并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他:
“大将军,这是从诸葛诞的书房内搜到的,下臣询问过蒋班和焦彝,他们说这是尚书王经递交给诸葛诞的。”
“王经?”
一听到这个名字,司马昭当即就想到了这个王经就是曹髦身边非常宠信的心腹,而这封信的内容,正是密报于诸葛诞司马昭即将领兵讨伐的内容。
看完信之后,司马昭将写有王经亲笔书信的布帛折叠好,然后丢回到了贾充的手中:
“这早就是明摆着的事实了,有没有这封书信都一样……”
而与此同时,曹髦派出城中慰劳司马昭的内侍刚巧看到了这一幕,他急急忙忙将这件事汇报给了曹髦,曹髦获悉后大为惊恐,他深怕司马昭会揪住这件事来对自己不利。
一旁的王沈则保持着非常冷静的头脑,他对曹髦建议说:
“陛下,为今之计只有向司马昭表示您的诚意了……”
曹髦的眉头一皱,但是也明白了王沈的意思。
不久,曹髦就公开下诏于司马昭,褒奖了他此战成功平定叛乱的功绩,随后又在诏书之中格外凸出了他对诸葛诞叛乱的痛斥,并下诏司马昭可以全权处理诸葛诞的罪行。
司马昭听后淡淡笑道:
“陛下这么急于和诸葛诞撇清关系,也未免太过心虚了吧。”
不过,有了曹髦的这一道诏书倒是也给司马昭提供了方便,因为他要接着如何处理此次叛乱一事来警戒那些不安分的人,曹髦的诏书给了他正当的名义,处理起诸葛诞的战争责任问题也就不显得司马昭公报私仇了。
之后,司马昭宣布夷诸葛诞三族,但是所有追随其造反的将士只要真心悔改,就可以免于一死。